吉林省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实现网格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来源:吉林日报 更新时间:2013-09-01

 
  吉林省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落实国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8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结束后,我省随即在省质监局视频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落实国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就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质监部门要充分认识《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法》,认真抓好特种设备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工作。质监等部门尽快实现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化,就是检查整改必须规范化,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关、每一个应该检查的点,知道怎么来检查,有表格、有记录等;网格化,就是保证每一个条块没有瑕疵;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包括检查结果进入电脑,实时跟踪。建立长效机制,不是把责任分解给别人,是能够尽最大所能不出事故,就是让所有事情、所有任务都落实到能够承担这样责任、这样任务的人身上。质监部门最重要的职责是通过自身的工作、机制和研究,使部门、企业和有关人员都能够有能力来承担这种监管、检查的责任。

  会议强调,各参会单位要将本次会议精神迅速传达、贯彻下去。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把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内容。各部门要结合本行业、本部门实际,按照管行业必管安全的要求,抓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贯彻落实,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要切实按照法律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王儒林和省长巴音朝鲁对安全生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前提,是稳定的基础,是头号的民生”。下一步,我省将围绕《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贯彻实施,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与工作重点,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实行安全监管“网格化”,加快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

  省质监部门将通过开辟专栏,专家解读、专题培训和进厂门、进校门、进单位、进社区、进机关等方式,大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使广大企业学法、懂法、守法,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