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楚网 更新时间:2013-09-18
消息(通讯员:熊作军 邓声祥)9月17日,当阳市淯溪镇召开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工作会议,综治办、安办、派出所、信访办、各村(社区)治保主任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新路子,着力推进组织网格化、自治规范化、服务综合化,实现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整体联动、高效便民的农村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乡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治安满意率和幸福指数。
会议决定,按照"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在八景坡村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试点,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再在全镇推开完成其他行政村和集镇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推进工作。
本次网格化管理创新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全镇建立"三级网格":以镇为单位建立大网格,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中网格,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小网格。形成大网格有中心、中网格有站、小网格有员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格局。
设立"三个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城建规划、劳动保障、民政残联、移民、计生等职能和人员,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心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宜昌市人大代表夏江华兼任,副主任由纪委书记、副镇长陈天明兼任。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整合镇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职能和人员,建立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中心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冯明江兼任,副主任由综治办副主任郭白康兼任。 网格管理中心。整合镇社会事务办等职能和人员,建立网格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杨五一兼任,副主任由党委委员、副镇长李丹兼任。
村、社区设置"三站":便民服务站。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社区的基础平台和服务窗口,向村(社区)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站长由村(居)委会行政主要领导兼任。综治维稳信访站。负责辖区内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站长由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兼任。网格管理站。负责村、社区网格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站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
构建三大信息支撑:一张专网运行。整合部门专网和义务应用系统,将电子政务专网延伸到村、社区。按照电子政务专网接入规范,统一村(社区)IP规划,统一路由规划,统一互联网出口,统一接入宽带,实现市、镇、村三级联网。一个平台总管。以电子政务专网为依托,构建"淯溪镇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集成综合服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三大功能模块,实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学务、便民服务"四务合一"。一站服务到户。整合面向基层组织群众的社会服务管理内容和流程,建立以村(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以网格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系统,实现村级前台受理、部门后台办理、村级前台办理回复相统一,为村民提供面对面的"一站式"服务。
建立三支服务团队:网格信息管理员队伍。每个村(社区)网格管理站应选配1名网格信息管理员,由村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担任,每个网格管理站管理员原则上还应兼任至少一个组网格的网格员。农村网格员队伍。按照"一组一格、一格一员"标准,每个组网格选配1名网格员,原则上由村(社区)干部和专职组长担任。社工志愿者队伍。各村(社区)组建由"三员三代表"(党员、政协委员、村务监督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为主体的志愿群体,统一登记造册,开展各项义务帮扶活动。建强并发挥农村"两员两队"(治安联防关照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联防巡逻队、消防应急队)综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协会自治组织等各类民间组织的作用。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担、逐步增长、保障有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信息化投入、网格管理员劳动报酬等经费保障机制。农村网格信息管理员的报酬、农村网格员的误工补贴,由市财政统筹落实。担任农村网格信息管理员的村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享受村委会委员同等待遇。担任农村网格员的村民小组长,其误工补贴适当提高,每人每月100-200元。农村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网格E通等服务终端设备的一次性投入及常规维护,由市网格管理监管中心会同市电子政务办提出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后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经费由市财政统筹落实。
镇网格管理中心、村(社区)网格管理站必要的办公场所和电脑、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及日常运行工作经费,由镇财政予以保障。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实绩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驻村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包组的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体系。镇治庸办、综治办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效能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重点督查事项,加大跟踪督办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