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找准切入点夯实人口信息化建设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更新时间:2013-09-23

今年以来,秀山县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口信息质量,加强全员人口信息运用,打造“数字计生”。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抓关键点。会同组织部门,利用今年基层组织新一轮换届的机会,全面提高村级计生专干配备标准,严格按照“女性为主、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5岁左右、会计算机操作”的要求设置准入条件,确保全县村专干结构有明显改善。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联合行文,将村级专干待遇纳入村“六职干部”统筹解决,其资报酬参照村文书执行,标准达到村级主要领导80%以上,确保了村专干待遇落到实处。按照“分片负责、逐级培训、阶段督导”的原则,认真开展人口计生干部业务培训,举办行政执法、孕优等单项和综合业务知识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培训计生工作者覆盖面达到100%,干部队伍素质有较大提高。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抓节点。与公安、民政、卫生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定期交换人口信息,如教育部门在学生注册后10日内向县人口计生委提供学生学籍信息,民政婚姻登记处每月5日提供上月婚姻登记情况,公安派出所每月提供上月户籍变动情况,并定期召开信息共享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半年多时间以来,全县通过部门信息共享修正人口信息记录达3万余条,人口信息质量明显提高。

三是加强硬件投入抓重点。每个村居均配备1台计算机,每个乡镇计生办和县人口计生委规统科每人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专机专用,方便信息采集和录入。对7个乡镇(街道)设置人口信息采集前置机,每个乡镇(街道)计生办及其1个村先行配备信息采集移动终端,并逐步全面覆盖,相关设备已投放到位。

四是加强信息应用抓落脚点。充分利用人口信息平台,对全县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每季度编发人口数据分析要情呈送县领导传阅,加强高层倡导。于5月底召开了人口计生新闻发布会,向县内5家网络、报刊主流媒体,30名记者发布了半年人口数据,提高了人口信息影响力。利用PIC系统数据全、准确性高等优势,为各部门提供人口数据服务,半年来,为全县国土资源规划等2项政府重大决策提供了人口信息数据支持,8个部门单位来函商请提供人口信息,人口信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