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组织机构代码“编码”社会管理
“两型”建设和“四个湖南”都是我省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当“两型”建设遇上数字湖南,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2013年,省环境保护厅以组织机构代码做为全省环保在管企业的唯一身份证号,为这个问题写下了一页答卷。组织机构代码目前主要用于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排污收费等与环保相关的企业身份标识,已成功标识污染源普查企业3620家,环境统计企业3322家,排污收费企业10350家,在省环保厅数据中心系统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务院确立的一项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1990年,省政府成立了由十多个部门组成的全省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统一标识制度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湖南省统一代码标识工作。二十多年来,我省组织机构代码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目前,全省已设立了107个代码办证点,固定资产达到5000多万元,持证上岗人员达4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形成了省、市(州)、县三级代码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截止目前,全省代码数据库总量达87万条,建成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库 200万余份,数据质量合格率达98 %。湖南省机构代码已广泛应用到银行、税务、环保、海关、国安、外汇、统计、社保、国资等二十几个管理部门,并迅速的向全社会各个领域拓展,为维护我省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作用。
“根据国家‘十二五’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中关于代码在诚信建设中的意见,我省要推动与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和整合服务,加强战略性、全局性资源信息共享库的对接,为湖南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围绕这一要求,去年,省质监局与省国土资源厅签署了地理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的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大基础信息库正式对接,同时与省公安厅人口库的对接也在积极调试中。法人库作为社会领域信息化综合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被列入《数字湖南规划纲要》。法人库标准制定取得新成果,《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元》和《术语》两个地方标准已批准发布,“交换”和“核对”等标准也在加紧编制中。
除法人库外,产品库、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的组织机构GPS系统定位等工作正积极开展;组织机构代码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管理质量不断提高。代码全面推进社会管理进步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欢,成为“数字湖南”建设新的有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