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无锡锡山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
来源:echinagov 更新时间:2012-04-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政府提高政策透明度、扩大公众对政务的参与度,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电子政务推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电子政务被确定为我国信息化先行建设的重点,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

  一、电子政务能为政府创造哪些价值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其中39个为发展中国家、23个为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而工业化国家则100%的将电子政务列入了国家的政治日程。电子政务之所以受到推崇,与电子政务给互联网时代的政府带来的巨大价值密不可分。

  1.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运作成本。

  电子政务是各级政府机关或有关机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实质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政府传统的集中管理、分层结构运行模式,以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要。电子政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内部的数字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三部分组成。电子政务的实施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明显的,公文电子化、电子招标与采购、电子福利支付、电子资料库、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电子身份证、电子统计报表报送等都是信息化与传统政务的嫁接,与采用传统手段处理此类政务相比,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从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较早的美国来看,早在1992年克林顿就任总统时便宣布,他的政府将是一个电子政府。截至1996年元月,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2000多个办公室,撤消了近200个联邦项目和执行机构,政府开支减少了1180亿美元。从电子政务建设比较成功的新加坡来看,2000年新加坡政府借助互联网和新的人口统计计算机系统的帮助,完成了第四次人口普查,共动用了6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2400万新元,统计公报在普查结束6个月后对外发布;如果按照传统的人工普查办法,至少需要动用60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7000万新元,统计公报在普查结束后1年才能对外发布。从我区初级的电子政务应用来看,公文的电子化传输,相关政策在互联网上的即时公布,市民咨询投诉的网上受理,视频会议系统的启用,也可以一目了然其便利和效率所在。

   2.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实现政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电子政务的实施将进一步密切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政府职能将从直接管理转向管理服务。一方面电子政务具有外向型信息服务功能。政府机构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后,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政府机构所制定和颁发的相关政策、法规及重要信息;同时,在通过电子化和网络化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上,如办理护照、车牌和缴纳个人税款等,能够让公众充分体验和享受电子政府的便利和效率。这些都将大大减轻公众为获取这些信息和服务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经济负担。另一方面,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政府对公众意见和需求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双方基于网络实现双向、直接的沟通和互动,对于建立良好的政府公众关系至关重要,将有效地促进政府部门改善服务,提升政府形象。

  3.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建立阳光型政府。

   电子政务具有的开放性特点将有效抑制在传统政务活动中容易滋生的腐败和徇私现象。在我国,政府透明不足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用信息的80%掌握在政府手中,这些信息大多处于不对外公开状态。这就为“寻租”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一些部门和单位利用掌握的信息为本部门、本单位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增加了腐败的机会。推行电子政务,改变了权力运行的方式,使政府机关的职权、程序、办事结果、办事过程、时限、监督方式等均为公众所知,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行为。同时,通过电子政务的实现也赋予了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可以使对政府机关权力的制衡机制更加完善。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被许多国家列为政府透明化的重要标志和遏制腐败的重要举措。

   由于电子政务具有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促进政府和百姓实时沟通,改善政府服务,增强政府透明度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实施了电子政务计划,并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我区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我区电子政务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打通了全区信息共享的通道,为政府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完备的网络基础。公文传输的电子化、个别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已经初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利用率逐步提高,政府上网也已经起步,包括区政府门户网站在内,全区有近30个独立的网站给公众提供有关的服务和信息。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区的电子政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通病。

  1.存在重硬件轻软件、应用开发滞后的问题。从硬件上看,我区从2002年开始经两年时间将数字宽带网络系统铺设到所有镇(经济开发区)和绝大多数区级机关部门,统一的电子政务专网已经形成,部门内网、政务专网及公众咨询网三个不同层面的应用平台也已经搭建完毕。但是应用层面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电子政务还停留在部门的计算机化上,主要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拟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没有涉及业务流程的改造和整合,因此也就造成了很多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索性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电子政务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是成本、效益、满意度。做一个业务系统、搭建一个平台,投入多大?投入能带来多大的效益?老百姓是不是满意?对社会是不是产生了好的效果?这些都是衡量电子政务效率的重要指标。我区目前能体现电子政务效率的仅仅局限在公文的电子收发,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以及在门户网站上发布一些不够完整和及时的信息,办公自动化也仅仅局限于少数的几个部门。电子政务没有显示出与投入相匹配的成效。

  3.信息化的氛围还不浓厚,电子政务的推广阻力重重。由于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原有工作习惯难以改变,发展电子政务带来的职能转换以及对电子政务的其它不适应等原因,我区建设电子政务的氛围还不浓厚,对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热情,电子政务在推广过程中阻力重重。

  三、推进我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电子政务的发展不是一件轻易就能成功的事情。据国际著名咨询机构,专业从事跟踪IT成功或失败的美国Standish Group的报告,美国2000年所有的政府和企业的信息技术项目中,就“预算”、“功能”及“按时完成”三个指标衡量,大约只有28%算是成功的,23%的项目被撤销,其余的项目只能说是部分成功,不能完全按上述三个指标完成。因此,如何实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过程。从我区来看,电子政务发展必须重视五个方面的问题。

  1.首长重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前提条件

  对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解,即把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当作是技术人员的事,认为给了钱、给了人,事情就可以办成。事实上,电子政务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否则,利益冲突无法协调,标准规范无法统一,系统无法一体化,资源(包括信息)无法共享,重复建设无法避免。因而,把电子政务落到实处的关键还是在“政务”两个字上。因此,电子政务项目通常被人们称为“一把手”工程,以强调首长重视、直接领导、积极推动对电子政务项目成败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特殊性。世界银行首席信息专家罗伯特· 舒瓦把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失败归结于政府意志不够坚定和领导不得力。而我国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一些电子政务建设成就突出的地方和部门,其最高首长通常就是电子政务事业的热心拥护者、推动者。

  2.舆论导向和宣传培训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备基础

  在我国,党和国家已经把电子政务建设战略决策摆到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但是电子政务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尽管中国的信息化建设由来已久,严格地说从启动到现在已接近20年,但是在绝大多数部门和地方,还属于初级阶段。国家行政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20%的公务员对计算机操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行政首长在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对电子政务的意义认识不足。

  发展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公务员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改革的对象,广大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知识的更新与积累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成败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电子政务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加强宣传,营造电子政务发展的组织文化环境。其次,电子政务是新事物,强化学习和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建立电子政务知识传播和培训网络,多领域、多途径、多手段加强培训教育,例如在制度建设和干部培训上,专门出台电子政务培训的政策,甚至包括相关的技能考试。通过培训教育,培养更多的“信息化”公务员。第三,要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对待电子政务这个新事物上,一定要看主流、看全局,引导和鼓励全体政府工作人员成为系统的熟练使用者和系统建设、维护的积极参与者,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应用并产生效益是电子政务成功推行的关键

  推行电子政务要坚持从应用出发,绝对不能离开应用谈技术。比如在我国,尽管大多数县级以上政府都有了自己的网站,各地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政府业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这直接限制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体制改革紧密结合的机会。这是因为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在短期内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基于网络的业务应用拓展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电子政务的滚动发展必须建立在业务应用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另外,由于网络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巨大,如果没有足够的业务应用跟上,这些投资就无法很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政务建设也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确立了“需求主导、重在应用”的电子政务发展方针。需要强调的是:电子政务的应用必须从简单的应用向复杂的应用逐步升级。如美国尽管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但是其电子政务仍然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技术由简单到复杂。从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美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初级、中级、高级以至目前逐渐成熟完善的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如初级阶段的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中级阶段的政府上网,主要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发布、简单的事务处理;在高级阶段,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网上办公;在成熟完善阶段,主要任务是重组政府业务、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的交互式业务处理与服务的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在实施过程中要确立绩效意识。电子政务的实效体现在政府管理的实际改进和政府工作人员行为和意识的进步方面。从政府管理实际改进的角度看,电子政务实施以后,如果政府管理不能发生大的改观,政府服务的能力没有根本性的提高,那么电子政务的实际意义就不大。因此在电子政务项目实施之初和应用的过程中,要建立明确、具体、量化、可操作的管理评价标准,提出旨在提高政府管理实效的包括信息技术和政府管理技术在内的标准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管理的改进、制度的创新最终都必须体现和落实在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意识上,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再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也会蜕变为高级摆设。

  4.政府职能转变是电子政务实施的核心

  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关键词是“政务”二字,不是“电子”。电子只是技术手段,而核心目标是政府管理体制和理念的改革与优化。电子政务应该是一项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信息化产业建设为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不是简简单单地将政府办公的流程计算机化,它是以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为主要目的。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政府职能可以用16个字概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这个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推行电子政务如同一个“加速器”:政府运用信息及通讯技术为公众提供公共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公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便利地选择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互相沟通。从国外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央政府各部门,还是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均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力争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政府的重构。例如英国在其提出的“电子政府”战略框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英国的电子政府的组织按照“生活事件”来组织政府服务,如:学车、出行、生育、搬家、死亡、犯罪等,公众只要点击所需的主题,政府关于该主题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找到,公众办事上网就像看电视换频道一样方便。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给政府重新“梳一次辫子”。把那些最急需的政府业务流的“辫子”先梳理出来。等到按照优先顺序排完后,“辫子”末稍的业务流就是要转变的政府职能;而那些没有梳理进“辫子”的部门就是要调整的政府机构。

  上述行政流程的改革要取得成效,关键就是要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透明和高效”的客观要求,重点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其次,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再次,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

   5.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应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抓手

   公众要求政府提供更好、更为全面的服务,是我们发展电子政务的起因,也是我们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政府的内部网络系统是一个汇集网上审批、纳税、交费、上访、办理护照、社团登记等各类应用系统的大平台,最终都要通过政府网站这个窗口体现出来。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对此已经有所认识,例如2004年北京、上海、广州、云南等省市的门户网站建设力度依然十分强大;而2004年浙江省在投入4.59亿元建设“全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金额投在政府网站上。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成为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而且也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最关键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李广乾博士认为:应将政府门户网站看作是实现我国电子政务的战略核心。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应用现状的“晴雨表”。未来任何一种电子政务的投入,都离不开网站,而网站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便民应用。通过网站来调动内网的各种应用以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信息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电子化管理和服务的窗口。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注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政府门户网站设计、运营以及管理水平,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我区而言,政府网站建设要把握几个环节:一是要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进行正确的定位。要突出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中的“龙头”作用,要用电子政务发展的眼光来看政府门户网站,绝对不能就网站而论网站。二是要打破路径依赖,改变“以政府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意识,换位思考,贯彻需求导向的原则,了解和关注社会公众使用网站的实际效果,不但要考虑政府能够提供什么服务,更要了解公众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服务,从而更为科学地、更具针对性地组织网站内容,方便用户从政府网站获得相应的服务。三是要整合资源。政府门户网站要以整合资源尤其是以跨部门、跨区域整合资源为重,通过门户建设,促进地区跨部门、跨区域的电子政务应用,切切实实发挥“门户”的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一窗式”信息服务。

       (殷旭东无锡锡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