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俞新美)11日,海门油威力液压6000万元扩建项目获批。该项目经海门行政服务“快办快建”绿色通道,住建、消防、建工、气象等相关职能部门提前介入,法定22道审批手续358个工作日,70天搞定。今年1至9月,该市18个“快办快建”重大项目中,已有16个开、竣工。
近期出版的中央刊物《改革内参》,集中报道海门行政服务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的成效和经验。
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齐抓共管。海门对全市429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核查,其中公安局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登记等42项因场地限制等原因设立分中心,个体工商户登记等6事项因便民需要直接下放到区镇办理,其余381个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进驻率88.8%。进驻部门和窗口分别达到50个和150个,其中社保处、医保中心、工商等共计22个职能科室成建制进驻,其余部门单位均由科室主要领导常驻中心窗口,全权行使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责。此外,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将531项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全部吸收进驻中心,合计进驻事项912项,“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357工作机制”促服务效率大提升。明确审批制度、服务态度、服务举措“三优化”,开展延时、上门、加班等“特色服务”,所有审批事项均实现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五公开”。针对事项办理程序、重要程度,归类成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等“七大件”,并提出具体化的服务要求。近三年来,中心年均受理各类事项120余万件,累计对进驻22%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申报材料精简,对76%的承诺事项平均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缩短了三分之一以上,事项办结率达到99.9%。
综合性业务多部门联动。针对需求较集中的公共服务事项,中心开通了“社会保障服务”、“房地产交易登记”等多条服务通道,办事群众只需到一个窗口就可以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完成所有手续的办理。
政务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依托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区镇、村(社区),形成了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区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服务体系。涉及民政、计生、供电等20个部门230个事项分别进驻12个区镇便民服务中心,覆盖所有村(社区)的便民服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