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综述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10-22
 原标题:努力建设一个开放透明的政府——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综述

     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 史竞男)继9月12日“国务院公报”微信上线后,10月11日,中国政府网微信也登台亮相。有舆论称,这是中国政府决心加快提高信息公开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2003年初,中央提出从中央到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已有10年。为建设一个开放透明的政府,10年里,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努力完善发布制度,创新发布形式,提升发布效率和质量,已越来越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
    加强平台建设 越来越多的政府信息走进公众视野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规定行政机关应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公开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等。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规。由此开始,越来越多的政府信息走进了公众视野。
    ——新闻发布制度不断健全。2003年初,中央提出建立健全国务院新闻办、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至今,国务院74个部门和29个省区市已建立起新闻发布制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新闻发布工作。据统计,2012年,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多达2237场,比2005年的1088场翻了一倍多。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国新办发布会平均每年达10余场,国防部、教育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等27个中央部门和一些省区市政府建立了每周、每月或每季度定时定点新闻发布制度,外交部建立了每周举办5次新闻发布会的例行发布制度。这些密度高、时效强、权威性突出的新闻发布活动,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
    ——新闻发言人队伍壮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设置了面向公众的政府发言人岗位。据统计,10年来,累计有540余人担任过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各省区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
    ——政府网站成为重要窗口。9月2日,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官方网站开通,在网站“信息公开”栏目里,详细列出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组织机构设置及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程序,这些内容都是首次对社会公开披露,成为信息公开的又一重要窗口。
    2008年底,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省市一级全部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据统计,2012年,各级政府网站的政府文件等栏目及时更新比例超过80%。
    ——政务微博、微信兴起。政府高度重视发挥新兴媒体的作用,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发布消息。截至去年底,中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已经超过17万个,较2011年底相比增长近2.5倍。
    回应社会关切 从不敢说不愿说到常态化发布信息
    从10年前“非典”爆发后的瞒报、迟报,到今年春天“H7N9禽流感”出现后及时通报并快速共享信息,同样是公共卫生事件,政府的不同态度,让公众感受到政府在信息“及时公开透明”、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信息公开不仅成为处理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也渗透到了政府的日常活动中。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晒出“三公经费”;同年,国务院各部门发布了近150万件信息,省级政府发布了2880余万件……
    从不敢说、不愿说到将及时主动发布信息变成常态和自觉行动,信息公开进步显著。
    今年9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要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科学解读,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疑释惑,并注意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
    对此,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表示,政府必须获得公众的信任才能有效行政,目前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短板”。在信息解读和回应关切方面,与群众期望尚存差距。下一步,要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要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还将建立完善专家信息发布机制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布机制。
    “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尤其强调科学防控,通过专业和持续的解读,传播科普知识,稳定公众情绪,最终疫情防控取得了成功。”这是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的经验之谈。
    创新完善发布制度 努力提升信息公开效率和质量
    进入新媒体时代,一条信息从出现到形成舆论热点,往往只需几小时甚至1小时。“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急剧化,信息公开效率及质量必须升级,否则政府及媒体公信力将双重受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志安说。
    针对新形势,政府如何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质量,让公众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和真实的情况?
    今年7月,国办印发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提出,“争取2015年之前全面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扩大公开细颗粒物(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信息的城市数量”;“2014年,要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
    10月15日,国办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提出下一步,“国务院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加发布的频次,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
    “这些要求是政府新闻发布向刚性约束迈进的非常重要的一步。”蔡名照说,“从长远看,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要走法制化的道路。”他还透露,将举办各种业务培训来提高新闻发言人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国新办正抓紧研究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建设的有关具体举措,逐步打造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群。
    据了解,公安部、民政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以及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创新完善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机制,在发生重大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将新闻发布会由发布厅前移至突发事件现场,进行多次连续发布,不断公布事件进展,用公开赢取了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