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城区运用网络技术创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来源:山西晚报 更新时间:2013-10-22

 

    “某小区附近有施工噪声扰民的行为,请网格员及时处理,限定时间节点为下午2时。”10月18日上午10时,长治市城区东街街道长兴社区的网格长连宾打开带有信息传输系统的智能手机,一边按照手机提示的信息来到居民反映的小区、一边向社区的信息平台回复。通过一上午的协调,他最终解决了居民反映的问题,并再次上报到信息平台,反馈结案。反映问题的居民则通过家里的电脑,点击一个代表着满意的“笑脸”图标,对网格员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打分评级。

    这是长治市城区创新社会管理、打造“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平台”为居民带来的好处之一。如今,只要敲击键盘、轻点鼠标、滑动手机屏幕,长治市城区的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享受到居家养老、送水送气、医疗保健、家政服务、教育培训等20多种150多项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眼下进入信息化时代,原有的社区干部上门家访“说破嘴”、群众排队办事“跑断腿”的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社会管理的节奏和居民的需求。近年来,长治市城区区委、区政府大胆探索,充分运用网络传媒和信息技术手段,将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融于一体,建立了区级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并投资300余万元,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当今最前沿的信息科技理念,研发了“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平台”。

    “三位一体”信息平台以全区51个社区的区划为基本区域,将52万市区居民和流动人口全部纳入到532个信息化网格当中,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和信息采集员、建立党组织,并组建了1500余人的社会服务管理队伍。按照“分级负责、逐级上报、分类处理”原则,接到居民通过电脑、手机反映问题或呼叫服务时,平台迅速下达信息指令,逐人、逐地、逐事明确任务和时限,做到了精确定位、精选定人、精确定责,实现了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系统运行一年多来,依托“三位一体”信息平台,城区将社会管理工作关口前移,构建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达到12.37万件,办结率达到99.7%。(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籍晓萍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