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电子商务报告发布 解析县域电商头羊
来源:阿里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3-10-23

10月20日,第1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进行。义博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为办展宗旨,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规模、最具影响、最有成效的日用消费品展会,是商务部举办的三大出口商品展之一。
  发布会上,阿里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义乌现象——从一个市场的转型到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的浮现》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加快进入信息时代,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义乌主动求变,全面拥抱电子商务,促进了“义乌现象”的形成,并成为国内传统交易市场和县域经济转型的典范。
  电子商务“义乌现象”崛起
  报告认为,电子商务“义乌现象”,指的是电子商务作为新的生产力,不断融入义乌的传统商贸经济,从而推动义乌专业市场实现升级,并进而推动义乌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发展的现象。

  义乌已经成为我国县域地区电子商务的领头羊。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注册地在义乌的淘宝卖家(含天猫)账户达到10万个,这意味着,义乌淘宝卖家账户的数量已经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数量(7万家左右),成为义乌最大的商人群体。
  除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网商之外,其他电子商务平台也聚集了相当规模的网商。据义乌电商办统计,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环球资源网收费会员592家,占全国总量的3%,中国制造网收费会员487家,占全国总量的2.3%,速卖通注册卖家2万余家,占全国总量的1.7%,敦煌网注册卖家1.4万家,占全国总量的1.4%,eBay注册卖家5.3万家,占全国总量的3.3%。

  在电子商务交易额方面,义乌也遥遥领先。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义乌淘宝卖家共实现了174亿元的销售额。在全国的县级区域中,义乌的淘宝销售额位居第一位;网络消费方面,义乌也以2012年全年在淘宝消费34亿元的数字,在全国的县级地区中位居第一。
  跨境零售电子商务也是义乌电子商务的一大亮点。2013年上半年,义乌每天往外发的国际邮包约20万件,有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都是运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成交,包括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平台。
  义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崛起,也是“义乌现象”的重要特征。在义乌,电子商务服务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扩展与协同,展现了一个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崛起的兴旺景象。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义乌共有以公路为主的物流企业700多家,各类快递企业134家。庞大的物流体系,长三角地区最低廉的发货费用,为快速发展的义乌电子商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训机构的涌现和快速创新,也为义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增色不少。
  从一个市场的转型到先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的浮现
  以小商品为主的商贸经济是义乌经济的命脉,而位于义乌的小商品城则是义乌传统商贸经济的主体。在电子商务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下,义乌的小商品经济和小商品城都开始了新的蜕变。

  义乌小商品经济发展经历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电子商务化五个阶段。义乌传统批发市场的电子商务历程,同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0年-2005年,B2B开辟了义乌国际贸易新通道;2005年-2010年,淘宝村开辟了义乌网络零售新通道;2011年-2012年,传统商户和商贸城开始集体拥抱电子商务;2013年以后,多渠道共赢的新生态开始形成。
  在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为代表的义乌传统批发市场并未并替代、摧毁,而是各种商业元素在互联网作用下重新构建,重新定义价值,形成服务商、网商、商贸城、线上商贸城、产业带等多渠道共生共赢的新生态。
  义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其背后是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的浮现。阿里研究中心认为,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指的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具有电子商务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义乌在网商规模、电子商务交易额、电子商务服务业水平、电子商务对传统经济的作用等方面,都表明了义乌县域电子商务经济体的重要影响力。
  报告显示,促进县域消费和内需增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当地制造业升级改造、促进创业和就业等5个方面具有显著而积极的作用。例如在促进县域消费和内需增长方面,报告援引麦肯锡的研究结果指出,2012年义乌地区买家产生的34亿元淘宝消费额,其中新增消费为19.38亿元,占比达57%
  报告最后指出,义乌电子商务超越了县域电子商务的范围,已经成为传统批发市场向电子商务转型、区域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型的一个新典范。一个扎根于本地小商品经济、连接全国小商品生产基地、面向全球海量网络消费者的“新义乌”已经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