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明年拟全市推广电子营业执照
来源:东莞日报 更新时间:2013-10-30

 

“我上午来交材料办营业执照,下午领到了营业执照!”近日,在市工商局办事大厅内,提起自己的办证经历,来自长安某大型移动通信公司的法务人员马先生连称“满意”。

“工商服务窗口直接与企业打交道,是政府的形象窗口,直接关系到东莞营商环境建设。”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说。为此,市工商局抓住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这一转变政府职能的良好契机,主动推行改革创新,加强队伍效能建设,升级窗口管理,赢得了各级领导、媒体、企业和市民的一致赞誉。

登记窗口做到“5115”服务标准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针对大朗商事登记制度试点改革时曾提出,以“企业登记所需时间是否缩短,群众企业的满意程度是否提高”作为衡量试点改革成效的标准。

为此,市工商局重新调整办事流程,窗口按照咨询、受理、发照窗口相分离,复杂业务和简单业务窗口相分离,业务量大的和业务量少的窗口相分离的“三分离”原则进行科学设置,并对审批流程进行大幅简化,将审批权限向基层下沉,全面推行“一审一核”制。在服务细节上,实行领导坐堂值班制度,在登记大厅设置各种便民设施,提供导办、不限号等人性化服务。

目前,工商部门的登记窗口均做到了“5115”的服务标准,即: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等候不超过1小时,执照一般在1个工作日内发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今年1月份以来,在全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绩效测评中,东莞市工商局连续9个月在41个部门中名列第一。

电子年检覆盖八成外企

作为国家工商总局“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年检”试点单位,从去年5月份开始,市工商局在外资企业中启动全程电子化网上年检。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有9063户外资企业办理了数字证书,占全市外资企业的81%;8355户进行了无纸化网上年检申报,无纸化网上年检逐渐深入人心。

网上商事登记从今年3月18日起在外资企业中测试运行,初步实现了从8小时服务向24小时服务的转变。企业凭数字证书登录系统,填写数据,上传资料,加盖电子印章,工商部门在网上审核,整个过程全部网上完成。

电子营业执照

在网上登记年检系统为基础,市工商局还研究开发出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并由市政府牵头于今年6月18日举行了启动仪式,在松山湖高新区试点运行,率先发出首批10张电子营业执照。

相较于传统的电子营业执照,东莞市的电子营业执照更加便于企业特别是电商企业的经营。企业在获得登记注册后,其登记信息就会同步生成在电子营业执照平台之上。

目前,松山湖已有151家企业申请了电子营业执照。“我们计划明年上半年对松山湖试点成效进行评估,下半年向全市推广。”范燕彬介绍说。


下一阶段,市工商局还将以应用平台为载体,开通部门接入端口,与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归集企业登记注册、监督检查、奖励惩戒等信用信息。

聘请中介机构每月暗访

市工商局还坚持对窗口服务进行视频监控,对登记审批质量进行网上监察,并聘请中介机构针对登记窗口服务情况进行暗访。暗访重点包括窗口的秩序、工作纪律,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能等方面。暗访全过程以视频录像记录,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窗口的真实情况。

每月的暗访情况还于下一个月10日前汇总形成书面及视频材料,“原汁原味”地通报给各个单位一把手。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完成6期暗访,每期暗访结果均在系统内引起很大反响,发现问题的相关科室、分局迅速组织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