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莉 朱科
秋雨霏霏,“阳光政务”的温度却丝毫未减。昨日,在我市参加全省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的代表,处处感受到的是行政审批事项的减少、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公开透明,以及给普通群众和市场主体带来的实惠,是我市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强大气场。
当天上午,与会代表先后前往市政务信息中心、襄城区尹集白云人家社区、高新区刘集便民服务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等地,观摩我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市领导王兆民、王铭德陪同。
“我们依托襄阳政府门户网站,做到全公开、重点公开、多渠道公开,严格落实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保障,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伴随着解说员的细致讲解,与会代表进入了位于广电中心的市政务信息中心,现场观看襄阳政府网的运行情况。
市政务信息中心采用最先进的“云计算”理念及虚拟化技术,通过光纤组网形成上连国家、省,下接县(市)区、乡镇(街办)、社区,横向连接市直各单位的纵横交织的六级电子政务网络,接入单位600多个,为襄阳推进政务网上公开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正因如此,襄阳政府网在全省政府网站评比中位居第一,襄阳政务信息管理中心还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在襄城区尹集白云人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与会代表被大厅内众多的查询机和公开栏吸引住。便民服务查询机、阳光农廉网查询点、便民服务公开栏、LED显示屏等设施一应俱全,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党务村务等一目了然,公示得清清楚楚。
“服务中心所有的公开栏都可以从侧面打开,为什么没有采用封闭式的?”“这样做能够及时替换和更新需要公示的内容,让办事的居民尽早获知信息。”一位与会代表发现社区内公开栏的与众不同之处,马上向工作人员询问。在得知原委后,这位代表高兴地说:“这是真正做到了真公开全公开,没有搞形式主义。”
与会代表来到高新区刘集便民服务中心时,一进门就是触摸式电子屏、自动叫号机。引导员微笑引导,询问台热情服务,办事群众满意而归。管理规范,流程简约,服务智能化、人性化,让人眼前一亮。
刘集便民服务中心的信息网络化平台建设,与市政府12345公共服务热线和市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并网运行,将信息终端延伸到居民家中,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解决代办事项,并对代办结果进行评议。中心的精细化服务已经延伸到居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真正实现“有问题、找中心”。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参观时,图纸审查区的工作让与会代表印象深刻。图纸审查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去分散在各部门操作,企业为图审来回奔波,费时误事。为改变这一现状,市政务服务中心实施“联合图审”,使每个项目施工图纸审查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二。现在一般工业项目图纸审查只需要3个工作日,大型工业项目图纸审查最多不超过7个工作日。
“政务超市”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源交易于一体;被称为永不下班的“线上政府”的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所有咨询类问题在线解答,诉求类事项则由后台91个承办部门限时解决……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工作的创举和丰硕成果,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