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三张惠民网”方便群众
来源:曲靖日报 更新时间:2013-11-03

    本报讯(特约记者李宝华 通讯员黄世稳 吴兆坚)罗平县结合县情实际,整合各类资源,推进“一站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各领域党组织构建“结对帮扶网、事务代办网、信息服务网”三网惠民体系,打造灵活高效、贴近群众需求的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网络。
  结对帮扶网。该县采取“包、驻、联、扶”的方式,构建城乡结对帮扶网,县级领导包乡联户、部门领导包村联户、干部职工直接联系群众到户,包村领导、驻村帮扶干部的姓名、电话、单位、职务、服务范围及监督举报电话和联户对象的姓名、电话等内容记录成册,统一制作成民情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县乡村9953名领导干部与群众结成对子,选派179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78名常务书记驻村工作。完善民情责任区,在村(社区)设置群众工作室,在村(居)民小组设群众工作区,每10户为一个群众工作点,由村(居)民推选1名代表为联络员,派驻村(社区)民情联络员154名,负责协调联系挂村联户各项工作,确保民情联系全覆盖、结对帮扶网络化。今年共发放民情联系卡19365张,召开民情恳谈会4753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2161条,共协调项目303个,落实资金9477万元,解决实际问题4455件。

  事务代办网。该县建立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12个乡镇农民服务站为基点、154个村(社区)农民服务代办点和1666个村(居)民小组代办员为触角的县乡村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服务。开展以亮身份、亮流程、亮职责、亮承诺为主要内容的“擦亮窗口行动”,通过设立电子显示屏和公开栏、开通服务网站、发放便民服务手册等形式,对工作职责、履职要求、办事流程、工作时限、行业服务用语等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推行以流动党支部、流动农技校、流动调解室、流动警务室、流动医疗车、流动文化站、流动代办点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流动服务站”服务。创建共产党员服务先锋站416个、先锋队1864个,党员干部“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群众工作。今年全县事务代办受理事项9.8万件,办结9.7万件。

  信息服务网。该县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特性,使用电脑、手机、电视为传输载体,建立电脑、电视、手机三合一“农事e网通”网络协同办公系统,为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基层党建、电子政务、为民办事、信息咨询、网络金融等服务。开展党建台账、党费收缴、组织关系接转,发放通知短信,实现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网上管理。完善电子政务网,对县乡村组直接收发公文,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建立群众信息卡,向群众群发手机短信,宣传政策或惠农信息。利用网站集群功能,提供政策法规、农业信息、致富信息、价格行情、交通信息、金融信息、医疗信息等综合信息查询。引入农村信用社手机银行,安装惠农POS机,实现在村取钱。各部门将重要通知、公告、动态图片、党务政务信息、办事流程、法律法规和办事业务表单等内容录入到“平台”,对服务项目和工作流程进行公示。健全完善 “平台”工作人员联系卡、QQ群,便于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和相互学习。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罗平党建网和“短信党课”手机平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解决“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