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七举措助推网格化管理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13-11-05
今年以来,保山市隆阳区在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中,以城市“一张网”建设为依托,健全信息平台,激活社区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工作效率,以七条举措助推社区网格化精细管理。
  在社区划网格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根据辖区面积、人口数量、治安情况、地理布局、楼宇街巷、门店商铺、企事业单位等基本要素,将中心城市20个社区合理划分为568个管理网格,平均每100—200户确定为一个网格,基本达到了网格化的全覆盖。
  在网格建组织
  在社区成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支部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两委班子和小组长任成员,构建了以“党支部为统揽,居委会为基础、综治维稳办为中坚,党员为突击队、社会志愿者队伍等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机构,形成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格管理新模式。
  在网格内组团队
  按照“定格、定人、定责”的要求,该区成立了三级责任网格。一级责任网格由社区两委干部和驻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依托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细致周到、优质高效的贴心服务;二级责任网格由党小组长、居民组长组成,主要负责对网格管理员和小区居民进行日常管理,对社区安排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催办落实,并及时将办理情况向社区进行反馈;三级责任网格由网格管理员组成,在全区选聘了568名网格管理员,主要负责网格内的基础信息采集、实有人口管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发动群防群治、服务联系群众和推进平安建设等精细化、动态化服务管理工作。
  在网格内立机制
  隆阳区进一步明确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业务流程。建立健全了协调联动机制、信息报送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走访巡查制度、民情恳谈制度、分析研判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等8项机制制度,实现了“责任具体化、服务全覆盖、管理无缝隙”,使整个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常态化的运行轨道。
  在网格内优服务
  每个社区将网格管理员姓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等在责任网格内进行公示,并向居民发放服务联系卡,方便居民在办理事项、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网格管理员。今年6月份至今,明强社区通过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共采集基础信息2854条,办理便民服务328件,解决群众诉求64件,化解矛盾纠纷24起。
  在网格内搭平台
  隆阳区社管综治办依托移动公司技术支持,研发使用了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包含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和手机移动终端两个核心系统。平台内建有以“人、地、物、事、情、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已采集录入居民户基础信息49810条,采集录入率达到了85%以上。平台内设置了“实有人口、党建工作、平安建设、民政工作、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社区文化”等管理模块,通过平台可以实现对社区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此外,该区还延伸开发了平安校园信息平台和平安家庭信息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效能和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
  在网格内织网络
  隆阳区从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入手,严密编织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防控网、阵地防控网、科技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六张网”。自开展以来,全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治安满意率和安全感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