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规划引领。按照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对海东市“五大发展定位”要求,紧紧抓住“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机遇,认真制定《“无线城市、智慧海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落户海东科技园的中国移动云计算中心以及即将投入建设运营的TD-LTED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有步骤、有重点地扎实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谋划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注重发挥通信运营商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市场化投入的路子,引导全社会各行各业加大信息化的投入,提供相关数据,解决民生方面的信息服务,合理确定海东信息化发展的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以及云计算+能力托管模式。鼓励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和民间资金参与全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三、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职责,切实落实土地征用、税收优惠等政策,为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创造宽松环境。整合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做到总体应用、整体设计,使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不断总结、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做法,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促进全市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四、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公开考录、高薪聘用等方式,分层面、分阶段加快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门人才,使之尽快成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相关行业应加强信息人才的引进、培养、储备工作。与此同时,在市直机关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有效服务全市信息化建设。
五、搞好沟通协调。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需要协调各级、各部门、各相关方面来共同开展工作。按照省上统一要求和相关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做好相关方面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全面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