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区长贺海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罗湖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全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锐意改革,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强力推进罗湖区新一轮改革创新工作;加强领导,凝聚全区力量,确保各项深化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目标和总要求,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市委第五次党代会也明确了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先进城市的奋斗目标。罗湖作为一个老城区,如何继续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如何在基层实践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昨日,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区长贺海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罗湖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全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锐意改革,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强力推进罗湖区新一轮改革创新工作;加强领导,凝聚全区力量,确保各项深化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闭幕,罗湖区即着手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区委专门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集体学习和深刻领会全会重要文件,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不仅要真正把全会精神学好学深学透,还要对照梳理年初罗湖区制定的年度改革创新计划的完成情况,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对罗湖区未来三年的改革创新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拟定明年改革创新的路线图。连日来,在罗湖区的协同办公系统上,全区机关干部还结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罗湖推进新一轮改革创新热烈建言。
倪泽望、贺海涛表示,罗湖是一个老城区,城区的发展、民生幸福的提高、空间的制约等都面临不少问题,罗湖要进一步抓住机遇,就必须在创新中求发展,通过创新破解困境与瓶颈。今年以来,罗湖区坚持“创新开路、质量至上”,做足消费、创新、转型和总部经济四篇文章,加快推进“一中心两基地”建设,基本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罗湖目前共有36个城市更新项目列入全市更新计划,涉及总用地面积约188万平方米,今年共有18个城市更新项目在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率达到50%,实施率为全市第一。为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民生项目决策,扭转政府在基层民生项目中“自拉自唱”的现象,区政府专门安排400万专项资金,由全区10个街道PK,竞争4个试点街道资格,然后每个试点街道通过社区议事规则,发动社区居民自主决定民生项目并监督执行,做到问需、问计、问效于民。为提高政府投资民生项目的惠民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罗湖区首创政府投资民生项目决策运行机制,通过公开征集民生项目和意见、邀请有关专家评估论证、开展民主决策和项目公示,形成全区的“民生项目库”。罗湖区创新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率先建成区一级电子政府,目前已应用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全区所有行政许可、非许可和服务事项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和网上查询,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今年以来,罗湖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和精简审批流程,使行政审批效能得到较大提升,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经过清理后总体撤并率达到45.4%。
倪泽望、贺海涛表示,罗湖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质量为导向,以创新为路径,紧抓“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和法治化”五个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深圳质量”先行区。
结合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下一阶段,罗湖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市场化,开展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产业扶持手段市场化;建设要素市场,搭建发展平台;规范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探索。同时着眼长远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法治化建设,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建设智慧城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使老城区重新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