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视信息化在功能区建设中的专业作用
来源:重庆日报 更新时间:2013-12-03
 记者 白麟
    “重庆提出建设五大功能区域,意味着要对技术层面做很多细化的设计,就像外科医生一样,要有高超的手术水平,这样改革才能落地。”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在座谈会上表示。
    易鹏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粗放的改革方式已经无以为继,必须以精细化、差异化的思路来实施改革:“所谓动外科手术的水平,其实就是要体现改革的专业能力。”
    重庆提出,各功能区之间要均衡发展。易鹏认为,要实现这一点,仅靠以工业化带城镇化这条路径,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城市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化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易鹏认为,人口总是会跟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走:“老百姓关心的无非三点——老人看病、小孩读书、自己的工作,因此他们会向公共服务品质较高的地方聚集,但未来随着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这个规则可能会被打破。
    近期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广远程教育,易鹏表示,一系列推进信息化的政策,可能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未来信息化的发展,将促使人口向非传统热点区域转移。重庆在新的部署中,应该考虑这一系列新变化。他建议重庆专题研究信息化对于五大功能区域的价值。
    易鹏还表示,重庆要有共生崛起的思维,”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必须要和全国功能区融合,首先就是要形成成渝都市圈,成都和重庆只有携起手来,双核出动,才能将成渝都市圈打造为中国的第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