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寰宇通讯员朱宏博)日前,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长春市分别召开数字长春、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验收会。验收会上,相关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典型应用示范项目的应用,并做了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经过质询与讨论后,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建设通过验收。
据了解,作为国家试点城市的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长春市政府三方签署合作协议,于2012年5月9日正式启动。长春市始终遵循“数据是核心,服务是宗旨,共享是关键,组织保障是支撑,政策法规是保障”的理念,历时1年半完成了“数字长春”总体设计规定的全部建设任务。目前,数字长春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建立了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库、中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库、全市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建成区规划三维模型数据库、多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库、三维实景数据库,6大类、200多层地理信息数据,在不同层次上覆盖了长春市市域、规划区。在建设数据库的基础上,完成了长春市“政务版”和“公共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拓展了长春市规划管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市容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天地图・长春”5个典型应用示范项目,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城市执法、园林绿化和市情监测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服务。未来,长春市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框架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应用服务范围、推进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工作,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迈进。
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始建于2010年6月,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政府与延吉市政府签署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共建共享合作协议以来,延吉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从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各界用户的应用需求出发,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建设数字延吉地理空间框架,建立了多尺度、多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拓展了数字延吉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天地图・延吉”、延吉市国土管理信息系统、延吉市规划局制图管理子系统、延吉市规划局三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延吉市城建档案馆信息管理系统等5个典型应用示范系统。实现了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与应用以及数据管理一体化、可视表达一体化、实时联动一体化、应用分析一体化、信息扩展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城市发展和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我省九市州及公主岭、汪清、梨树、柳河、榆树、龙井、敦化等县级市“数字城市”均已立项并开展建设。此前,“数字通化”、“数字九台”已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全省数字城市建设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