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关键加快实现海门政府职能“四大转变”
来源:海门日报 更新时间:2013-12-25

   

  近年来,我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形成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各区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体系;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全省首批“率先完成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的县级市;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下一步,在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方面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打造“服务政府”。一是接好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对于上级取消的审批事项,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放给社会,不变相保留,对于上级下放给县级的审批事项,切实用好。二是最大限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做到在我市审批的各类事项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实现网上受理和申报,逐步实现政务网上自助服务;加强对区镇便民服务中心业务性指导,尝试下放部分企业投资项目投资管理权限给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成立海门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实行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行政审批窗口服务规范管理,使工作更高效,执法更规范。三是加强管理监管职能。把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加强对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市财政资金重点向民生工程倾斜,每年办成一批重大实事工程。加快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

  二、强化效率意识,进一步打造“高效政府”。一是建立相互联动的协调配合机制。在部门之间、部门与街道之间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对重点项目,建立区街联手、企地联合、部门联动的争引建机制,提高重大项目的转化速度。二是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落实机制。大力推行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建立工作责任公开承诺、工作进展公示制度,实行手册管理,责任到人,限时办理。加强督促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执行到位。三是建立反应快捷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三、强化信用意识,进一步打造“诚信政府”。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府承诺的事,要确保兑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行政机关决定相结合的政府决策机制,使行政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二是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建立信访和行政监察联动机制、机关行政效能问题投诉机制、新闻媒体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机制,提高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履职尽责效率,以公开电话、电子信箱、政务公开等为重要载体,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继续以“中国海门”政府门户网站群为载体,打造成更加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

  四、强化法律意识,进一步打造“法治政府”。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指导。结合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加快推行行政指导工作。二是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法制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法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培育一批南通市级、省级以上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权力网上运行平台与政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的融合,扩大网上监督的覆盖面;加大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力度;改进行政案卷年度评查和月度审查方式,科学、合理实施旁站式执法监督。逐步实现行政监审、强拆审核、执法监督、责任追究等法制监督业务网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