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卫生信息化为民提供便利服务
来源:中国硒都网 更新时间:2013-12-26

   “卫生信息系统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不用挂号也不用交钱。”12月18日,恩施市白果乡村民赵昌平感概万分的对医生说。

  据了解,赵昌平患者是白果乡下村坝村的村民,在上级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后,来到白果卫生院院门诊挂号注射胰岛素,并测定餐前、餐后血糖,当门诊医生将其身份证号码输入登录到公共卫生基本信息平台导出了其基本信息,并发现其未纳入慢性病管理,临床医生立即通知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将其纳入慢性病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给赵昌平免费测血糖、身高、体重等检查,详细询问了其病情及用药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告知其随时到卫生院免费体检;并将病人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公共卫生信息平台。

  恩施市是省卫生厅确定的全省53个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在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恩施市于2012年年底完成了数据中心的建设。该项目投资近200万用于机房建设;投入60万用于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医疗、乡村一体化管理;投入100多万用于基层信息化建设硬件投入。通过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新农合结算等量化指标考核,在全市已实现辖区内政府办17家乡镇卫生院、203家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

  据了解,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设备集成了设备运行故障自动报警、外接网络故障自动报警、机房温湿度自动报警、市电停电发电机自启动等智能化管理手段,主要用于全市各医疗业务数据存储,实现新农合、医疗卫生服务数据共享,为省州推送数据,用更现代化的管理的手段落实好各项医疗服务惠民政策。

  今年元月,恩施市还在全州率先实现了新农合信息系统与公安户籍信息系统对接,全面完成了参合农民身份证、照片信息采集工作任务,创新实施了身份证代替合作医疗卡就诊工作,全市参合农民在州、市、乡、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凭身份证就诊,简化了就诊结算程序,节约了行政成本,有效杜绝了新农合冒名作假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恩施市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恩施市自2013年开始,将未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但长期在我市辖区务工经商的外来农民纳入新农合参合范围。(通讯员 吴畏 赵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