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更新时间:2014-01-02
记者 宋勇 通讯员 韦青林 谢胜林
“一个月内筹得资金9万元,硬化淳熙里巷道。这是社区服务‘两化四流程’工作法成效明显的一个具体体现。”日前,玉林市玉州区北辰社区党支部书记钟杨源说。
近年来,玉林市玉州区推行社区服务“两化四流程”工作法,推进基层党建和社会综合治理区域化,规范社区服务“民情采集、限期服务、反馈回访、监督落实”四个流程,有效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水平。2013年以来,玉州区受理涉及民生的具体问题500多个,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9个,办好事实事2300多件。
零距离服务
日前,记者来到玉州区五里桥社区,只见该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居民们有的在健身,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散步……
据介绍,2013年9月以前,这里还是一块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荒地。社区“综合党委”发动驻区单位和居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硬化了这块荒地,建设了凉亭、篮球架,安装了灯光,绿化了周边环境。
五里桥社区“综合党委”下辖广场党支部、玉兰党支部、德兴党支部、桂花党支部4个二级网格支部,55个三级网格支部,依托商务楼宇、新建小区等,建立楼宇支部、网格支部等,形成“社区综合党委——片(组)网格党支部——小区楼宇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同时,全面推行社会治理工作区域化,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四员(管理员、协管员、片警、监督员)的作用,形成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实现社区管理“无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
架起“连心桥”
“群众救助,十分钟到位;服务大厅,十分钟受理;居民咨询,十分钟答复;邻里纠纷,十分钟到场。”这是南观社区致力打造的“十分钟服务圈”。
“小孩读书是个大问题,社区帮我们解决了!”租住在南观社区的周某夫妇为了小孩上学的事,无心打理生意,终日愁眉不展。细心的社区民情采集员看在眼里,主动去了解情况。原来,周某几年前从湖南来玉林做生意,租住在南观社区。2013年春,他想把小孩转到玉林上学,以方便照顾。眼看春季学期就要开学了,孩子上学的事一点着落都没有,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民情采集员将此情况向社区领导汇报。社区领导立即帮周某联系附近小学,使周某解决了小孩就学难题。
社区民生民计问题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得益于玉州区创新“民情采集、限期服务、反馈回访、监督落实”服务模式。社区通过搭建平台主动听民声、走家串户上门听民声、“两代表一委员”定点听民声、服务大厅直接听民声、电子政务网上听民声5个渠道,广泛搜集和受理民情,限期进行办理,全方位向群众公示或反馈,并建立交互式“一事一评”监督、网上评议监督、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监督等,保证对民情服务各项运行程序的监督落到实处。
共建和谐社区
“居民有难事、有纠纷,志愿服务队就帮解决、帮调处。”玉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伟说。
2013年初,玉州区东岳社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蒲公英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党支部志愿队、东环小学志愿队、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志愿队、东岳社区女警护学岗志愿队等8支志愿队,共有志愿者118人。志愿队在社区广泛开展设立大课堂、调解矛盾、医疗服务等活动。截至目前,这些志愿者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服务居民1000多人次。
东岳社区志愿服务队是玉州区独具特色开展“五大服务”的一个缩影,其“爱心服务”针对社区低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服务;“阳光服务”即亮明工作人员身份,方便群众监督;“网格化服务”绘制社区管理网格图,织就“民情网”,提供精细化服务;“限时服务”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分类、限时处理;“志愿服务”推行社区义工志愿服务,拓展社区服务内涵,实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