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委员代表对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吐槽
来源:南方网 更新时间:2014-01-10

  原标题:记住这些“两会”热点 看今年落实多少

  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大多与政府自身建设有关。从社会抚养费到三公经费的公开,再到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都是关于透明政府、效率政府的内容。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在两会期间,这些热点话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但更多是政府或有关部门的一种承诺。在此,我们将其进行记录,以备忘这些待落实的政府工作。

  行政审批效率

  话题产生

  何思模批东莞行政效率低引委员纷纷吐槽

  1月5日,东莞市政协大会前夕,市政协常委何思模在大会报到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东莞企业有些项目从立项到拿到审批,需260个工作日,程序走了一年多办不下来。在苏州,这样的审批程序只需要1/4的时间就能搞定,相比之下我们的行政效率太低了。”

  “去年‘一号文件’为企业减负,新政看似不少,但力度很不够。企业审批消耗的时间依旧需要很长,收费还是太多。”东莞行政办事效率到底有多低?何思模举例称,东莞的企业投资建设审批程序繁杂,一个项目从规划到取得房产证得走50多道手续。

  何思模此言一出,引发众委员代表纷纷对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吐槽。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辅导会长谢庆源就直言:“领导出差了就办不了事,这简直不可思议!”东莞电商平台盛世商潮董事长徐辉荣则追问:“去年上半年承诺的1.5亿扶持资金至今还未下发到企业手上。”连东莞市常务副市长梁国英也坦言:“我也不太满意行政效率。”

  1月8日,一名担任某镇商会会长的市人大代表说:“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也一定要花钱,不花钱办不下证,这已成了行内规则。”他表示,

  目前,东莞的消防行政审批权不归地方政府管。比如做某个项目,他要先委托有资质的消防公司把材料筹备齐全。但除了递交资料,还必须“给钱”。

  两会推动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及市长透露新动作

  1月7日,东莞市长袁宝成说:“下个礼拜,东莞就将出台详细方案,规范政府行政审批流程。新出台的方案将规定,原则上是一次性告知清楚,所有流程都要砍,很多流程不需要批就不批。”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建设全国一流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提高网上办理率和网上办事深度,逐步把所有镇街部门平台整合为子平台,把所有资源信息共享到云数据上。通过几年努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上网一看,一目了然;键盘一按,事情办完”。

  另外,就人大代表反映的“消防审批‘不花钱不行’的问题”,昨日下午,东莞市公安消防局专门对此进行了回应,称消防行政审批不收取任何费用。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对消防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问题,他们都实行“零容忍”,查实一起处理一起。该局透露,他们在消防业务受理窗口公布了省、市两级消防部门纪委的投诉电话,还公布了局长投诉热线。另外,群众还可以通过拨打96119进行投诉。“凡经查属实的,我们将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并会将查处的情况向投诉人进行反馈。”

  待落实

  下周出台方案原则上“一次性告知清楚”

  ●下周将出台详细方案,规范政府行政审批流程。通过几年努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上网一看,一目了然;键盘一按,事情办完”。

  ●消防行政审批不收取任何费用。一直以来,对消防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问题,他们都实行“零容忍”,查实一起处理一起。

  晒“三公”

  话题产生 市直晒“三公”无细项 镇街“缺席”

  截至去年12月24日,东莞市已公开“三公”经费预算的部门共65个,已公开的“三公”支出超过9000万元,但社会各界认为本次晒“三公”未显政府诚意,各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未细至具体事项,无法达到促进社会监督的作用。另外,32个镇街和4个园区在该次晒“三公”中缺席。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中央和省对“三公”经费公开只要求到县级层面,因此东莞镇街、园区公开“三公”信息暂无时间表。

  两会进展“财爷”回应晒“三公”时间表

  1月7日,市财政局局长罗军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在2015年实现全面公开,我们从2013年起步有个逐步公开的过程,估计2015年能够达到细则公开的要求。”罗军文说,2014年也将首次铺开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公开工作,具体待市人大批复2013年全市决算后,由市财政和各部门分别公开市本级决算和部门决算;同时公开范围扩大,在60多个预算单位公开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实现全市326个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全面公开。但罗军文也表示,根据上头文件要求,只提到县级以上“三公”经费公开:“东莞的行政架构比较特殊,没有县嘛,但是我们一定会积极做工作推动镇街‘三公’经费公开,不过还没有确定的时间表。”

  待落实 今年326行政事业单位都要晒“三公”

  ●2014年,首次铺开部门决算和“三公”决算公开工作,具体待市人大批复2013年全市决算后,由市财政和各部门分别公开市本级决算和部门决算;同时公开范围扩大,在60多个预算单位公开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实现全市326个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全面公开。

  ●2015年,“三公”经费达到细则公开的要求。

  镇街官员履历公开

  话题产生

  仅东坑一镇公示领导履历

  南都记者发现,东莞仅市级四套领导班子成员的简历在网上公布,镇街和市直机构领导成员的简历,除个别主动发布外,基本上都没在官网上公示。其中,32个镇街仅东坑在官网公布领导个人简历。

  两会推动 平台已准备 但是缺内容

  1月6日,东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这项工作目前由市电子政务办负责。东莞电子政务办负责人表示,该办的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做好了镇街官员简历公开的准备,该项工作正在推进,只是目前尚缺乏发布内容。

  待落实

  谁来提供镇街官员简历?

  ●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做好镇街官员简历公开的准备,该项工作正在推进,看来这项工作并不存在技术难度。负责人称尚缺乏发布内容,难道镇街官员的简历真的如此神秘么?

话题产生

  大案要案及贪官判决书极少公布

  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是司法公开的重要手段,东莞两级法院在两年前就开始尝试,但目前还参差不齐,尤其贪污、受贿等官员职务犯罪的裁判文书少之又少,一些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大案、要案的裁判文书也很少见。不过,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的实施,“裁判文书上网”或将成为东莞各法院今年司法公开的一大重点。

  两会进展

  第一法院预计今年“全部上网”

  1月6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院长陈斯接受采访时回应,去年该院受理案件约4万宗,需要形成裁判文书的约2万宗,以法院现有的网络平台无法将这些文书全部上网。“现在我们正在跟网络公司联系,进行网站升级改版。整个网站的后台要全部改,成本花费很高,也需要时间。不过,预计今年第一法院符合规定的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应该可以实现。”

  1月8日,东莞中院院长杨宗仁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院将打造网上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深化司法公开。去年中院的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只是做了部分公开,民商事裁判文书上网率近100%。“刑事案件裁判文书能不能上网,会不会有什么社会影响,之前很谨慎。但今年开始也决定都上网,除非是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上网的裁判文书会按要求做一些技术处理,比如隐去当事人或公司的名字等等。”

  待落实

  中院将打造三大公开平台

  今年第一法院符合规定的生效裁判文书将全部上网,只要不是法律规定不得上网公布的案件文书都会公布,包括大要案及职务犯罪案件裁判文书。

  今年中院将打造网上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实现“全部上网”。

  话题产生 社会抚养费收支未公开 标准不一致

  2013年,各地社会抚养费信息公开被推上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广东省和广州市相继公布了去年的征收总额,但截至今年1月5日,东莞仍未公布。东莞市人口计生局当时表示,各镇街的社会抚养费已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南都记者从镇街政府文件中发现,镇街上缴的社会抚养费将有80%返还当地镇村,用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有市政协委员认为,这种返还机制催生“罚款经济”,完全违背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初衷。

  南都民调数据实验室通过数据收集还发现,仅不到三成的镇街主动公布去年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超过三成镇街近年从未公布过相关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以超生一孩为例,社会抚养费标准要以当地收入水平为基数,再乘以3~6倍。从已公布信息来看,各镇街的“倍数”标准不一,出现穷镇社会抚养费高于富镇的现象。更有部分镇街将“倍数”标准定为“3-6倍”,有市政协委员直言这“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

  两会进展 “财爷”首次公布征收总数

  南都就此“待公开”话题报道后,各界反应强烈。1月7日,市财政局长罗军文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应:“关于全市2013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总数,我们刚刚进行了整理,总数是1.1184亿元。东莞是按照省的规定和标准,主要由镇街征收,因为镇街没有人行,所以先缴入市国库,然后市再100%全额返还给镇街,市里完全没有存留,返还后要求镇街按规定用于社会公共事业支出。”

  1月6日,就镇街征收标准模糊问题,市人口计生局长邹联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其实镇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固定某一标准,不存在弹性空间。征收后会在居委会公告栏上公布每个人所征缴款项,如果标准不一致,村民会同意吗?现在有些镇街将标准写为‘3~6倍’,其实只是为了起到警示作用而已。”

  待落实

  镇街去年征收情况 最快今天才能收齐

  在收支情况公开方面,市财政局预算科表示,各镇街去年征收情况还没完全出来,要1月10日后才能掌握整体数据。

  话题产生

  车主扎堆补缴 年票收取疑问多

  上个月的最后几天,东莞路桥年票滞纳金免缴大限将至,各路桥收费点迎来车主扎堆补缴。但包括车主在内的大多数民众心里仍有不少问号。

  在车主、代表委员、媒体对年票账目公开的不断诉求中,东莞路桥收费部门陆续公开了历年来年票收支还贷的基本情况。而车主和市民对东莞年票收支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几个笼统的数字上。年票主要用在哪些收费还贷公路上?这些路桥车主们经常会使用吗?每年约1亿管理、维修和税费开支,具体明细多少?原有和每年纳入还贷基数的收费公路每条都要收费到什么时候?年票收到哪年才是个头?车主们心中一个个的问号,有待详细的年票账本公开来一一解答。

  两会进展 收费还贷公路经过省里批准

  1月7日,东莞市财政局长罗军文回应称,年票是经过省政府批准收费的,首先具有合法性。第二,我们建设这些收费还贷公路,也是要报经省批准才建设的。第三,我们收取这些资金,是全部用来归还它的本息的。所以这期间有个过程,现在修好的公路有几十个亿,在实施的过程中,假设经过上面的批准,还要建设一些道路,那么肯定要继续通过社会来还贷了。

  待落实 未知今年是否修路

  至于公路还贷的数额有无可能变化,罗军文则表示,如果是不增加一个新的道路建设的话,肯定会减少,具体还看今年修不修路。

  严铧 李平 何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