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城市是一个运作精密的机器,那么,维持其正常、高效、平安运转,有赖于各个关键零件——各组成部门的协同工作。
“部门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就会造成城市运作效率随之降低。”
市人大代表、市城管委直属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汪毓梅认为,在推进“智慧杭州”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把城市“智慧”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规划进行考量。
她建议,整合各类信息平台,建立部门数据共享统一平台(大数据库
)。
“今年,杭州下决心打好治水、治气、治废、治堵攻坚战,这些关系民生难题,涉及政府多个部门职能,工作内容多,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联动,齐抓公管。”
虽然全市层面出台了信息共享的一些规定,但在沟通方式、数据共享约束力度上还有欠缺。比如,许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停留在部门两两沟通,增加了部门行政成本,数据共享效果不佳。
这个新建立的数据库可以综合哪些信息呢?汪毓梅制作了一张详细的表格,将所需共享的信息进行了一些列举。
工程车管理是一个顽疾,是平安杭州建设的难点之一。对超重超载车辆的监控,许多老百姓认为,年年都提,年年整治,但却很难根治。
“在工程渣土车管理上。今后,可由城建部门共享施工工地信息,公安交警部门共享工地出入口、道路出入口(主要是出入城口)的监控数据,安监局共享全市工程车辆GPS监控数据,交通运输局则共享工程渣土车的运输单位信息。”
她说,在数据库的具体操作中,建议由市级层面成立专门的信息共享推进领导小组,作为协调全市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的领导机构,统筹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并明确具体牵头实施机构。
至于哪些数据需要共享,共享到什么程度?可由牵头机构进行梳理。
比如,工地夜间噪声监管、河道污染物排放监管工作。建议环保部门共享数据,包括夜间作业许可证、环境监测数据、企业污水排放数据。
此外,路面监控,违章建筑查处,暴雨、台风等防灾信息,废品回收统计数据,犬类防疫信息等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也可纳入共享范围。
为了让各数据库的沟通更加顺畅,今后在沟通方式设定上,要改变原有部门间两两协调的方式,改由各部门向小组申报数据共享需求和提供方,再由领导小组将需求转至相关部门。
同时,出台相应的约束机制。比如,对数据共享不配合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资金拨付等方面予以限制,以此来促进全市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