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4-02-17

 ——专访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龚承亮
    从“十二金”工程到数字城市再到智慧城市,随着政务系统在各级政府应用程度和广度的加深,电子政务的信息和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并在促进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几项信息化工程和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成功应用,并不能代表政府信息化的深耕细作,也更谈不上智慧政务或智慧政府。

    如今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浪潮下,很多城市已明确将智慧城市列为“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重点,并纷纷花费巨资打造各种政务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进入到“十二五”的第二年,究竟成效如何?技术上体现出哪些发展趋势?为此,本刊专访了承担“智慧北京”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单位——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信息)技术总监龚承亮先生。

    电子政务需顶层设计

    记者:近年来,首都信息为北京市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服务支撑,并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城市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外包服务提供商。在您看来电子政务的涵义是什么?

    龚承亮:电子政务的定义有多种,我理解的电子政务是通过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把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让政府部门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从字面上看,电子政务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得有政务,其次才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去支撑政务的管理和服务,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从电子政务的本质而言,它的目标是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让政府内部沟通更顺畅,使各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协同开展工作,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便捷、透明、高效的社会公共服务。从电子政务的内容上来说,除了直观感受的信息系统之外,它还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

    目前,很多城市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建设的内容。在北京市经信委的领导下,我们首都信息也因此有幸参与到电子政务的规划、咨询和建设工作中。

    记者:作为首都信息的技术负责人,您如何看待我国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龚承亮:随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的不断改革推进,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我个人认为,电子政务下一阶段可能有几个发展重点。首先是“融合”,包括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融合、上级和下级的融合,以及相关系统的融合(包括了旧系统和现代系统的融合)。这是一个趋势。

    其次,借助移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等传播或接入手段,现在政府在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工作中,服务形式、渠道、方式都发生了转变。

    第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如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或新媒体的发展,并已深深触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格局。

    第四,通过数据加工和智能化分析,使各地政府沉淀的行政、办公、执法、管理相关的庞大数据成为指导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也将是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和趋势。

    记者:根据首都信息多年来建设电子政务的经验而言,您认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什么?

    龚承亮:以前,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大都围绕一项项业务分散开发或引进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更没有考虑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电子政务发展到现阶段,政府部门都已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们现在都在强调从一个更高的高度和整体的视角,提前一步或两步把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做好,通过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具体项目的建设推进,把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企业也同时要做好技术准备,积极参与电子政务的咨询与规划工作,为政府部门做好服务。

    从技术层面来看,顶层设计不仅是解决一个政务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关键,还是完善配套规章制度的有效途径。通过配合建立相应的保障系统和正常运行的组织体系,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建设、信息不共融、业务不协作、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目前,首都信息已经承担和参与了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等多个部门的技术顶层设计工作。


点击查看原图
    电子政务云是一种趋势

    记者: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政务逐渐由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变,就这一概念的转变您有何见解?

    龚承亮:随着云计算概念的落地应用,电子政务与云计算技术的完美结合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电子政务云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平台技术框架。随着电子政务云的推广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电子政务的投资模式、建设模式和运维模式都将发生变革。

    2011年,首都信息在北京市经信委的指导下,着手开发建设了北京市的电子政务云,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最后运维的一站式服务,成为了政府推进集约化建设的最佳表现形式。该电子政务云平台将为北京市各政府部门搭建一个底层的基础架构平台,把传统的政务应用系统都迁移到平台上,各个政府部门根据所需进行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使用成本,避免重复建设的问题,减少了政府专业维护人员的需求。目前,首都信息根据北京市经信委的规划设计,已完成北京市电子政务云的首期建设,并在几个政府部门间进行了试点应用。电子政务云未来同样也存在安全与责任的问题,云平台中汇总了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如何严格、有效地控制、配置与管理相应的信息数据,除了我们企业要从技术层面拿出解决方案之外,仍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和法律法规,才能确保云平台中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

    记者:除了在云计算方面,首都信息在物联网领域是否也有相应的战略部署?

    龚承亮:首都信息凭借在北京市电子政务有线专网建设中的丰富经验和BOT成功模式,从2011年开始以BOT模式再次承担了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的建设任务,其发展定位是主要面向政府专用,不对社会用户开放,更没有商业运行。

    目前,在北京市经信委的领导下,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的工作已全面铺开,并成功地支撑了2012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零售点的视频监控应用。该项目已被列为北京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的重点项目之一,将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所有的专网工程建设,最终达到千余个基站的覆盖规模,涵盖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市政市容、能源环境、公共安全等服务以及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物联网领域。建成后的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将成为全球首个采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D-LTE的专用网络。此外,首都信息还应用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为政府部门提供有线和无线宽带电子政务服务,特别是移动政务服务,还要提供多媒体的政务通信服务,实现有线无线的互相融合,弥补无线不足的缺陷。近年来,首都信息在物联网、云计算、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方向,都积极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展开深入合作与交流,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和信息化技术服务水平,以占领物联网、电子政务云和医疗卫生信息化三个业务制高点。


点击查看原图
    开启智慧城市之门

    记者:目前,“智慧城市”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就这一城市化概念您是如何理解的,贵公司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又有哪些战略布局?

    龚承亮:智慧城市是一个挺大的城市化概念,它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汇聚智慧、发挥智慧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首都信息紧紧把握全国各地积极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机遇,把智慧城市列为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并结合现有的业务和技术基础,进行具体的分析,将智慧的电子政务、智慧的医疗、智慧的民生、智慧的城市管理等列入了未来公司重点关注的领域和方向。可以说首都信息已经从数字城市运营商成功转型成为智慧城市服务商。

    例如在智慧的民生方面,首都信息早早便涉及了社区服务系统。在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下,依托北京市的整个社区管理体系,我们建立一个从市到街道的四级社区服务体系,体系中包含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就是依托社区管理中心建立了全市的社区信息采集管理体系,如北京市一千多万人口的信息、社区的信息、楼宇的信息都可纳入该系统。在社区服务方面,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96156的社区服务热线,为居民提供家政和其他一些有特色的社区服务。

    记者:据悉,在2012年4月正式投入应用的“京医通卡”项目中,首都信息承担了该项目的技术开发部署运维工作。能否向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该项目的具体运作情况?该项目能否缓解北京长期以来“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龚承亮:“京医通卡”是具有电子钱包功能的实名制IC就诊卡,可在北京市属各大医院作为就诊卡使用,并能实现小额支付功能,是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管局为了缓解看病难、就医难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该卡的推出主要为方便非京医保人群和外地来京就医患者看病治病,并可在各医疗机构间通用,能取代以前各市属医院“各自为政”的就诊卡,为将来发展电子病例、居民健康方案、疾病防控等奠定了基础。

    以前,患者就医时每进行一个就诊环节,都要到专门的收费窗口排队缴费。办理“京医通卡”之后,患者可在医院门诊挂号、中西药药房、医生工作站、门诊常规检查站等任意就诊环节的地点,通过系统直接划价付费,不需要反复排队,这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费用结算提供了重要帮助。同时,持卡人可通过自助机完成充值、查询、缴费等服务。

    “京医通卡”自今年4月21在友谊医院试点开始,还是一个小范围的试点工程。实现规模化的推广应用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难点。首先是安全的问题,卡内信息与资金的安全;其次是卡片发放、回收、挂失等流程还未完善,各医院之间和后台的各大银行间的清算、结算要规范化、流程化;最后,“京医通卡”系统如何实现与医院HIS系统的整合,让双方投入成本小且可靠运行,这也是该项目的一个难点。

    记者:在您看来智慧城市与电子政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您理想中的智慧城市是怎样的?

    龚承亮: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电子政务还是智慧政务,其实更多的是强调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优化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提升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其中,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手段,更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比于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的范畴要广得多,它包括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运营以及居民的社会化生活、人文、经济组织等,超出了电子政务的范畴。智慧城市是解决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首都信息特别注重人的因素,人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主导性,甚至人的创新性可看作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以一个市民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首先它应该是一个自然环境优越的城市,第二是人文环境应该健康,第三是生活安逸舒适,最后是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这个城市的健康运行做出自己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我对智慧城市未来的一个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