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网讯(新闻中心记者 张增辉)“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禁贪治腐,重在预防,要在监控。去年以来,我市通过梳理权力事项制定防范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筑牢了廉政风险防控“墙”。
梳理权力事项,就好比是做台账,账本理得清,才能有的放矢。为此,我市探索创立了“六六二五”风险排查法,从内容、方式、办法、步骤入手,按照单位、科室和人员,将权力事项逐条列出来,并制定出权力运行流程图,查找风险点,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梳理出的10.1万项权力事项中,共查找出风险点15.8万个,建立和完善制度1.5万项,从制度层面建立起了一整套防控措施。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约束权力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权力事项梳理得越细,制度的“笼子”就扎得越紧,权力就可以在制度内规范运行,各级领导干部就不敢贪、不能贪。
既要扎紧“笼子”,还要让“笼子”透明透光。在大庆市人民政府网站上,16大类政务都被挂了上去,政府采购、干部人事、大事实事推进等政务信息一清二楚。此外,这些政务信息每年都会根据实际工作进行相应调整,进一步修订公开目录,公开的政务内容也越来越细化、充实。政府要干啥、干了啥、干得咋样,市民监督起来一目了然。
去年11月,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率,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我市在五区四县及高新区建立了1000个经济发展环境联系点、50个工作站,并从我市各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记者中聘请了1055名监督员。监督员重点对职能部门乱收费、乱摊派、刁难勒卡及滥用行政许可等行为进行监督,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市改善办。市改善办查实后,将及时通报给市纪委有关部门,并与责任部门的年终考核挂钩。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逐步实现了由被动预防向主动预防、由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由应急处置向常态防控的“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