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加强网络问政平台建设
来源:揭阳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4-04-13

 
 
 
  网络问政,是党委、政府通过互联网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困,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便捷沟通新平台,方便网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

  如果说网络民意是一片海,那么在以往,其更多的是借风起云涌之势起作用,而今这种力量已跃出海面,走向现实。随着互联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的进步,参政意愿的增强,网络问政已成时尚。而当前官方微博也成了各地问政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问政意义还在于它把网络这个平台和社会经济发展巧妙的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只有认真对待,才能成为领导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为民牟利的平台。

  网络民意的凸显,一方面在于网媒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成长,另一方面更在于执政者对于网络民意的日益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成为"中国第一网民",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我市政府举行网络问政活动,是积极探索群众路线的新举措,为更好的倾听民意、服务民生,我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深化和推动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

  一是优化网络问政平台,增强网络问政生命力。按照"便民、公开、高效、规范"原则,加大技术和管理创新力度,不断优化网络问政平台,推进网络问政与电子政务融合发展,加快网络问政平台与党务信息公开平台、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政风行风评议网络平台、网上办事大厅等平台的交互链接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增强网络问政平台对群众的聚合力、吸引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

  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保障网络问政亲和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和问政于民的主动性,把网络问政平台工作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将政府制定的各项涉及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方案、措施及规范性文件通过网络问政平台进行公示、调查和征集意见,鼓励群众通过平台更多地了解决策、参与决策。通过政民间的良性互动,将可能发生的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中,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加强检查督办,提高群众满意度。第一,督办机制。加强对各部门回复网民信件的督办和检查,对久拖未决、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查明原因,予以落实,提高回复质量和办结率。第二,定期通报机制。每月通报一次各部门解决网民问题的情况,将解决问题进度慢的单位和完成任务好的部门进行通报。第三,协调处理机制。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或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解决难度比较大的问题,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牵头部门,明确主要责任单位与配合单位,做好相关协调沟通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保证网民反映投诉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复、快速处理。第四,严格执行网络问政问责制。做好群众来信的督办落实工作,对推诿、应付或网民不满意的办理情况,要求相关部门重新办理,并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