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清徐”打造服务型政府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4-05-28
 
    2012年12月,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与清徐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书,正式启动“数字清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此举标志着清徐县也驶入智慧发展的快车道。
    “数字县城”是“数字太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清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将整合叠加多部门、多行业的数据,形成为各部门业务管理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
    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试点,近年清徐的节水试点工作大量使用了信息化技术。为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信息采集、储存、分析、传输、处理的需求和适应水利信息化管理的形势,建设了清徐县数字化水利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清徐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仍在不断完善,通过完成土壤墒情测报系统建设,以指导农民合理灌溉,并继续完善机井计量控制系统,全部数据将实现无线传输,水权分配制度也将由试点推向全面。
    近年来,清徐县还与山西移动清徐分公司打造建成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该系统在全县安装监控点位107个,形成以17个出县口、8个出城口、82个县城重点部位为骨架,307国道、208国道各建设一套双向测速系统,以22个视频智能卡口为枢纽,校园、宾馆、民爆库、加油站、网吧、银行网点、乡镇重点部位为基点,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路段安装22个悬空智能视频卡口系统和20个地面治安卡口系统,在重点路口安装红绿灯监控系统16个。
    在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搭建“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平台,全县监控点以互联网为传输通道,通过防火墙接入视频监控专网,实现城市监控与报警联网系统平台对社会监控资源的“可视、可控、可调取历史记录”。实现了对清徐县道路全方位、立体式的监控,使清徐县的治安工作“如虎添翼”。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是清徐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安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清徐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一期工程共投资约720万元,在随后进行的二、三期工程中,将逐步实现清徐县城视频监控点的多层次、立体化覆盖。
    例如监控系统的后续建设可实现社会视频监控资源(学校、民爆物品库)的接入,将在县城主要十字路口新建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在各乡镇辖区内重点位置建设视频监控点,在各乡镇派出所设立视频监控中心,实现GIS系统、手机视频等高级扩展应用功能。届时,该监控系统将形成统一协调的动态视频指挥系统,成为保清徐平安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视频管理控制平台。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是数字市域、数字省份、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保障。按照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实施方案》,2008年已经完成市容环卫局GPS终端付费监控系统扩容改造,完成市辖六区、三个开发区及所属各街办(乡镇)和具备条件社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终端设置并实现联网运行;2009年底完成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终端设置,并实现联网运行。
    在“平安清徐”项目之后,清徐全面启动“无线城市数字清徐”工程,通过引入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打造移动电子政务、行政审批系统,将努力建立一个集智能办公、数字化政务为一体的服务型政府。据清徐县有关负责人介绍,无线城市数字清徐工程将会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使市民可通过电脑、手机等无线终端,随时随地获得政务公开、公共事业服务、个人生活等各种城市服务信息。
    “数字清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为全县各级部门提供权威的、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也大大提升清徐县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项目提出建设的“一库一平台”和应用示范系统,可以实现清徐县基础地理信息的资源共建共享;国土、筑建和农业的应用系统结合清徐的实际,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在项目经费预算方面也基本合理,经专家质询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项目设计评审。
    此次“数字清徐”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签约,标志着清徐县也驶入智慧发展的快车道。“数字清徐” 地理空间框架开始建设后,将整合叠加多部门、多行业的数据,形成为政府各部门业务管理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应用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例如“数字清徐”将整合各个范围内的自来水、煤气、雨水、电力、供暖等地下管线信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故障,传感器就能感知,并迅速通知工作人员及时消除隐患,为城市安全监控提供有力保障。(吴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