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下一代电子政务应用
来源:CIO时代网 更新时间:2014-05-28


    2014年5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暨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和各政府部门的CIO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本次论坛由北大信息管理系和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和北达软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主任周民先生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下一代电子政务应用》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并且和IT同仁进行交流。我演讲的题目是“新一代IT与下一代电子政务应用”,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产业加快融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的同时,又有力推动了原有产业转型升级,衍生出新的产业形态。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主任 周民

    我记得去年参加这里举办的云计算应用论坛,也是在会上做了致辞,在我之前是陈伟司长致辞,他在会上提出了新技术云、物、移、大、智,当时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次在写PPT时我就想,云、物、移、大、智,实际上智慧城市是一个理念,是一个对综合的新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不是纯粹的新技术。在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并且要求重点推进。在这样一个《决定》中对于新的IT技术里面提到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当时大数据的概念还没有出现。
    下面我们看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早期的PC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Windows出现了图形界面,成为PC平台。到后来我们有了网络以及互联网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以软件为中心的时代,这应该是90年代以后。我们进入到云的时代,是在最近5年进入云计算时代,这个时代刚才讲到了云服务,是以服务为中心。从去年开始大数据逐步地开始落地,我们又进入到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再往下会是什么,会不会以用户为中心,会不会出现新的技术引领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还要看进一步的发展。这是信息技术的角度,不同时代主要功能也不同,网络共享、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到云计算就不仅仅是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我们将新信息技术和传统信息技术做一个比较:从终端角度讲,传统信息技术,PC、笔记本电脑到移动的智能终端,手机、pad广泛使用,以及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大量的部署,包括RFID等等,形成了一些新的格局。这些智能终端使用已经超过传统终端技术发展,已经连续三年的数据显示,PC的增长几乎已经是停滞的,而智能终端各种Pad增长每年大概能达到30%。从网络方面由传统电信网络到后来的互联网,传统网络大概是这样的局面,到了现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这两年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发展,这是从网络层面讲,我们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动向。从应用层面来讲,传统的服务器小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是传统的技术。随着云计算技术出现,我们将传统的资源云化,无论是网络、存储还是服务器的虚拟化等等,我们将这些资源都变成了资源池提供出来给大家服务。再到这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社交数据的出现,一些视频数据的出现,也就是说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出现,同时数据变的海量,比如微信数据、微博数据,数据变成海量,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从这样一个角度看是网络终端应用,实际上新技术云管端,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在不同的自己的位置上。这是将传统信息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比较。
    何为“下一代电子政务”?刚才高老师也介绍了平台型、整合型、部门型,到最后的智慧型,他是从电子政务的成熟的程度和发展的阶段来定义电子政务的阶段。既然提到下一代电子政务,我想就要提一下旧的电子政务是什么、新的电子政务是什么。我们看一下国际上的电子政务的当今发展趋势,比如整体型政府、开放政府战略、数据中心整合战略、云优先战略、网络安全战略、无处不在的政府战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战略中可以看出呈现出多个显着的发展态势:开放共享、集约化、优化的服务方式、强化安全。这是国际上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我们国家电子政务进入到2012年以后,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最近,我们国家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习总书记亲自挂帅,其中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也将信息化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来对传统的电子政务和下一代电子政务进行划分,既然是叫下一代电子政务,我想主要是从年代上与过去区分开来。传统的电子政务我划分为从2002-2012,2002年政府发布了17号文件来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这是一个里程碑。到2012年是17号文件发布的10周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工信部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政务重大信息化工程规划,而这两个规划都对过去电子政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以及指出了问题,并且在建设理念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尤其是国家发改委的规划提出了“三个重点、三个突出、三个转变”等内容。同时,2012年还是个10年的周期,所以我们将传统的2002年到2012年定义为传统的电子政务,而之后我们定义为下一代的电子政务。那么,传统电子政务和下一代电子政务主要区别是什么?
    首先是服务对象的不同。在过去十年中电子政务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政府内部。我不是说在2012年以前我们的电子政务就没有政务公开,没有为民服务。而是主要指在这十年中我们的建设主要面向政府自己。从国家的规划公布以后,把电子政务发展重点变成了面向民生服务、社会公众,我想下一代电子政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第二,业务重点也有所变化,由原来部门主要建设办公、监管以及支撑自身职能这类的业务向民生类、公共服务类,向集中解决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去转变,这也是下一代电子政务和传统电子政务的不同,业务重点不同;第三,建设目标不同,以前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现在变成了提高政务效率,执政能力;第四,建设方式也是不同的,传统的电子政务,刚才高老师讲到部门的独立建设方式,我们在2012年以前电子政务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主要是以部门为主的推进,金盾等工程,各种各样的“12金”推进,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推动始终是以部门为主体。进入到下一代的电子政务将会是跨部门、跨地区的方式来推进,刚才高老师讲到法人库建设,实际上一共有九个单位,九个单位共同建设。同时大量的应用也都开始跨地区了。这是建设方式的不同。系统模式的不同,从粗放式、离散型建设到集约化、整体型建设。运维模式的不同,基本上原来都是自主运维,到了下一代电子政务运维方式会变成服务外包占的比重大大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