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东启动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该系统将为农村土地权属性及其流转提供基础信息库,使浦东在农业资源等方面实现源头管理,为实现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随着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浦东正努力走出一条集农业科技应用、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浦东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经营智能化平台化
近年来,围绕着“三高”(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浦东积极探索农业领域物联网、信息展示平台、电子商务建设,许多农业企业走在前列。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引进全套进口设备,建成了智能化种猪场,实现了从饲料投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安全视频监测等生猪生产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有效提高了仔猪成活率,实现了种猪养殖智能化。上海乓乓响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企业资源规划(ERP)信息系统,将信息化贯穿原料采购、保鲜加工、网上下单、储存运输等环节,形成一整套从田间到食堂的安全、健康保障信息化管理体系,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亿元。
而在当下,电商这一新兴商业模式逐步转变为主流,浦东积极转变思路,借助新技术推动地产农产品销售。浦东率先利用“二维码”技术,对“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和“南汇翠冠梨”三大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和品牌推广,缓解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区内32家农民合作社则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自主探索地产农产品网上直销经营模式,依托淘宝网、1号店、百联e城等电商平台,实现网上产销对接,推进农产品销售,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
农村监管服务信息精准化便利化
浦东农村管理也与时俱进,浦东农委积极建设“三资”监管平台、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农用地信息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浦东农村管理向现代化的精准管理、定量管理、即时管理转变。
如农用地信息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一直是困扰财政补贴资金精准发放的一大难题,基础数据不准确使农业生产补贴的发放存在着不确定性。2013年,浦东投资530万元自主研发了农用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农用地信息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农用地管理的信息化和农业生产统计的精准化。2013年,农用地信息管理系统堵住了1280余万元的财政补贴漏洞,与蔬菜物化补贴监管系统的结合还节约了500余万元农药补贴。
浦东还着力打造镇、村、队(组)三级集体资产“三资”监管平台,投资建立了地产农产品追溯系统,通过产品唯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实现了地产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的过程管理、质量监督和问题追溯,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目前该系统覆盖了全区104个合作社。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服务的普及是基础和前提。浦东还以农民信息服务“惠农通”、“农民一点通”、“三农”服务热线为载体,向广大农民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
浦东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助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起点、高标准和高势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