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来,枣庄市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目前,五区一市已全部建立了信息中心,并接入了枣庄教育城域网;93%的中小学实现了10兆以上带宽接入互联网,79%的教室达到了多媒体标准;建成了40个自动录播教室,创建了48所信息化校园示范校,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网络平台”缩短时空距离。依托教育城域网,建设集政务办公电子化、教研网络化、资源建设系统化、备课教学数字化、家校沟通信息化、学生学习实时化于一体的平台体系。目前,枣庄市在线备授课系统和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已初步建成,实现了市、区(市)、学校三级管理和使用。
二是优秀教案“变身”网络资源。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以“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为主题的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在继续做好优秀教学案的评选、优化和提升工作的同时,着力推动优秀教学案向优秀课件和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转化,实现教案的共用、共享。目前,近2万个优秀教案已全部实现共享。
三是“云录播”平台扩大资源覆盖范围。筹措资金筹建起“云录播”系统,完成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实现了宽带光缆校校通。
四是推动教师触网、用网、研网。组织了Office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全市教师进行微课程建设和应用培训。同时,举办多期中小学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引导和推动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触网、用网、研网,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用。(枣庄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