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频道7月29日讯(首席记者 周再奔)网络媒体关注留守儿童,南昌政务微博积极响应。7月28日,本网报道的《南昌县一留守小女孩,利用寒暑假及周末卖菜已3年》一文,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众多网友对曾洁小姑娘“父母不在家,周末去卖菜”的自强自立举动表示了赞许。昨日,南昌政务微博积极响应中国网及其它媒体的关注,发起“微爱留守”微话题与网友进行讨论。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面临“亲情失落、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监护失助”的困境,教育问题、身心健康问题及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障问题,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全国妇联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的21.88%。即在全国,每5名儿童中,约有1名留守儿童。据南昌妇联统计,目前,南昌现有145.2万儿童,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13万。如在南昌县三江镇竹山小学,全校共有25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38名,父母常年在外的儿童有48名。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都是外出打工,导致家庭教育缺失,聚少离多使两者间亲情疏远,过少的语言沟通,导致孩子抑郁寡欢,内向自闭、冷漠孤僻,成绩不理想,情感脆弱。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最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最关心的是学习,但最忽视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关心留守儿童不仅仅要关心其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其情感。
如竹山小学的四年级的周敏,就是父母亲常年在外的48名留守儿童之一。周敏妈妈早年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尽管周敏聪敏、活泼,但因缺少父母的陪伴,总是缺乏自信,也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显得郁郁寡欢。
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南昌市妇联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成立问题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业教师,做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负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情感能够得到表达和唤醒,也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为此,从即日起至8月,@南昌发布发起微话题#微爱留守#关爱留守儿童,并同步开展一系列义卖、捐赠、义诊等活动,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以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