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提升电子政务体系
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4-07-31

成都将提升电子政务体系:足不出户即可办事
 

(记者 雷涛 实习生 管崇霞)7月30日报道 今天下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成都市启动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成都将打造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全面取消成都市本级非行政审批事项。

    成都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幅超90%

    成都市效能办副主任王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成都市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幅达90%以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幅达80%以上,仅仅在2013年,就清理出不利于民间资本进入的事项2项,行政事业收费取消和停收31项,降低收费标准1项,各区(市)县共精简前置审查事项700余项,对201个事项流程、3000余个办理环节进行清理规范,市级审批平均时限压缩63.4%。

    改革特点:主动性、系统性、参与性

    王浩介绍,新一轮的改革,成都参照国际国内的一流政务环境,主动找到差距,针对成都实际情况,积极谋划改革措施。改革将以“简政放权”为主线,更加全面和系统,既包括行政权力精简,又包括行政权力下放,既注重规范政府部门行政审批行为,也强调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改革方案征求了部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意见,完善了群众监督机制,改革的每个环节都将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改革重点:简政放权

    王浩说,成都将着力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政府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事项前置条件,原则上一律取消;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事项逐步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

    在放权方面,国家和省未明确下放层级的审批事项,原则上同步下放到区(市)县,凡下放到区(市)县的审批事项按需要和条件下放到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和市级重点镇。

    成都市委编办副主任彭崇实对此做了进一步介绍,成都已经要求取消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所属部门(单位)规范性文件和市政府规章、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设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律取消;由地方性法规设定的,按立法程序提请修改。确因工作实际需要,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事项,依法履行新设行政许可的程序。

    同时,成都将研究提出2014年取消、调整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开。通过分类处理,分步实施的方式,逐步全面取消市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不再新设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市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以此规范行政管理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改革导向:公众和企业需求

    王浩,成都提出建立企业和公民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根据企业的注册登记、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申请破产等阶段,公民出生、成长、死亡等阶段,梳理涉及不同阶段的审批事项、监管事项、服务事项和惠民政策,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跃认为此举将解决法人、公民办事难的问题。李跃说,以往办事窗口的设立都是以审批部门为中心,往往办事的企业和公民要跑很多路。“全生命周期”服务则以审批事项为中心,法人或者公民只要准备好所办事项的材料,交给一个窗口,其材料上交后,在审批部门之间内部流转办理,办事的人不用再像以往一样跑路。

    李跃还透露,成都将全面建设和提升电子政务体系,建立公民和法人的基础数据库,未来将实现公民和企业在成都市范围内,在不同地点均可办理相关事项,让行政审批事项在网上即可办理完成,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