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56万失能老人建立数据库
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4-08-01

 (记者 吕宁丰)7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就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记者获悉,根据国际通行的失能评定标准,市民政局委托评估机构从6个方面对全市老人失能状况进行评估,目前已为56万失能老人建立数据库,其中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人,全部实现了网上审批。

南京紧随北京、上海、天津等,是全国第一批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特大型城市。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突破120万人,实际老龄化率达23%;其中,65岁以上老人81.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2.8%,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5%。人口老龄化呈现“高基数、高龄化、高增速、高需求、高风险”等五高特点。

为更好保障老年人权益,我市构建了多形式、广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全市建成养老机构287个,民营率达60%,远远高于全国20%水平。千人老人床位数超过42.5张,居省内首位;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00个,率先实现社区全覆盖。日间照料床位6712张;城市小型托老所39个,床位739张;农村关爱之家42个,床位1404张;建成老年人助餐点199个,医养型养老机构205家,医养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7个。

在社会保障方面,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一直保持11%增幅,目前人均水平2489元/月,居全省首位,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在医疗保险方面,我市根据退休人员年龄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对老年居民就医,财政补助一半的个人缴费;全市户籍8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可以领取50到300元的尊老金,分为三个档次,80—89岁老人每月50元,90—99岁老人每月10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月300元,年发放的尊老金总额超过1亿元。在意外保险方面,2013年为19万名老人提供了保险保障,全年共赔付101人次,金额为33万元。     据悉,在老年人交通出行等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市民政局局长陈学荣介绍,如60岁以上老人免费进政府办的公园、公益性文体设施,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7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60—69岁老人费用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