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凯)8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华就我市交通信息化和内河航道工作进行调研。他指出,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深入落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更好更快推进交通信息化和内河航道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对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市建设智慧城市、加快江海联动开发和参与“两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张国华首先来到市交通信息中心,详细了解我市智慧交通建设情况。目前,中心已整合铁路、机场、过江大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主要航道6大类信息,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基础数据库,并推出了畅行南通APP,公测结束后市民通过手机就可以获得实时路况、公交乘坐、节点视频等方面即时信息。张国华称赞智慧交通建设定位高、推进快,构架科学、成效明显。他叮嘱项目负责人,按照大交通的理念进一步整合相关领域信息资源,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在参观中心机房时,他指出,信息服务业潜力巨大,勉励大家探索研发国产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交通云平台和信息服务中心,加快智慧交通产业化进程,努力把智慧交通打造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
加强内河航道建设是我市发挥江海联运优势、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的重要举措。张国华来到海门东灶新河新挖航道段以及运河套闸等处,了解工程规划、施工情况。他指出,实施东灶新河工程意义重大,不仅会提升我市通吕片区的引淡、排涝能力,更重要的可以实现江海河联运,使港口水水中转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
他叮嘱海门市负责人加快工程进度,为发展江海联运打下坚实基础。随后,他登上航政艇,实地调研通吕运河“五改三”整治情况。他称赞护岸工程实施效果初步显现,对下一步航道整治和生态保护都很重要,希望在整治中尽可能保持好水生态系统,深入研究两岸功能布局,尽快把通吕运河建成通航条件一流、自然风貌优美的江海联运骨干航道。
实地调研结束后,张国华召开座谈会,听取内河航道规划建设情况汇报,与大家一起研究细化相关工作举措。他指出,内河航道建设对于我市发展江海河联运、参与“两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下一步要完善规划,精心组织,快速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快实施、积极争取,在狠抓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相关项目建设的同时,争取将一批内河航道骨干工程纳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或专项规划。二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细化方案,科学确定沿海各港区口门和新江海河等重要水系的规划方案,使内河航道发挥最大效益。三是进一步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市交通、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要与相关板块密切配合、主动负责,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内河航道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副市长沈雷,市政府秘书长顾诺之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