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讯 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将信息化建设与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融入到法院的工作中,实现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全方位监督,是地方法院一直在研究探寻的一大课题。昆山市法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围绕服务执法办案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努力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的实时管理监督。
和院长韦炜交谈,总能“秀”出一些新鲜的话题,这位70后的昆山法院院长曾和记者聊古典音乐,显现其造诣之深。一周前在昆山采访,韦炜又和记者谈起了他们的互联网思维。韦炜说,近一年来,昆山法院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运用互联网思维,陆续推出了执行案件网上直接立案、执行短信互动平台、裁判文书公开、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以及近期他们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实现直接立案等一系列服务举措,这些成果特别是手机微信平台立案在全国法院系统领先。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执行案件网上可直接立案
去年年初,昆山市法院针对受理案件逐年攀升的现状做了前期调研,以化解“立案难”问题。院相关领导与律师和当事人进行了多次座谈,之后从减轻当事人诉累角度出发,推出诉讼案件网上预约立案和执行案件网上直接立案服务。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只需在昆山法院网站主页点击网上立案链接,申请登录后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申请执行材料的电子文档,提交立案申请,待法官审核通过后即可成功立案。另外,立案界面还附有网上立案演示视频,方便使用者快速掌握操作流程。
“不用携带各种材料跑去法院排队等待,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能轻松完成执行案件立案申请。没想到网上立案操作起来会这样的便捷!”据了解,此项举措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首创,一经面世后便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开通“民意直通车”
便民利民更进一步
执行案件网上立案的推出,无疑是昆山法院在尝试互联网司法为民服务过程中取得的首次成功。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办事,该院进一步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实现司法为民。
今年3月下旬,昆山市法院开通了“民意直通车”论坛,主动倾听民意,自觉接受监督,深入排查问题,以务实举措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要求。论坛内设有“开门纳言”“咨询投诉”“信息发布”三大板块,每个板块再以各业务庭(局)为单位,细化为十五个小板块,涵盖立案、审判、执行等各环节。群众只要登录昆山市法院官方网站点击进入该板块,就可以咨询法律问题、查询案件流程、提出意见建议等,而相关业务庭(局)也会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答复。自3月25日论坛开通以来,共回帖187条,解决了40位当事人的请求和问题。
“借助网络畅通民意诉求,不仅使老百姓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还能多渠道、更便捷地提供服务。各部门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或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整改。”昆山市法院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民意直通车”论坛无疑成为了该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平台。
“内”与“外”双向监督打造阳光天平
该院除了借助“民意直通车”论坛为当事人解疑答惑,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外,还分别在法院内网和该院门户网站建立了审判流程节点系统,实现了内网的自我监管与外网社会监督。
该院的审判流程节点系统包括审判流程节点管理系统与审判流程节点公开系统,前者是基于内网的自我监管,后者是通过门户网站实现对外公开,并接受外部监督。
流程节点管理系统于2014年3月21日起试运行。该系统适用于民商事案件的节点管理,通过细化审判流程节点划分,强化流程节点管控,以便于院庭长审判管理和法官的自我监管,从而实现对案件审限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该系统,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个案件已审理的天数,当前所处的节点和超期的节点。超期节点以红色字体显示,通过鼠标的移动,弹出窗口会显示超期天数与超期原因。此外,该系统还设置了财产保全、管辖异议、公告、司法鉴定、上诉移送五个辅助流程节点,同样也明确了相应节点的时限要求。
在审判流程节点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该院定期将系统中的案件流程信息自动推送至昆山法院门户网站上的审判流程节点公开系统,实现审判流程信息的公开。当事人可以通过登录昆山市法院门户网站,点击司法公开模块可进入流程节点公开系统。当事人可以查看各业务部门介绍,点击“查看案件”可看到相应法官所办案件情况,并可以了解个案流程信息。
昆山市法院通过审判流程节点公开系统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倒逼机制,强化法官审限意识,避免案件久拖不决。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法官的实际工作情况。
新媒体带来新机遇
做“微”时代的先行者
“人民法院要充分运用网络及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手机等搭建司法公开平台,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动态反映法院工作情况。”今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新媒体与司法公开座谈会作出了动员全国各法院使用新媒体的指示。
2013年3月14日,昆山市法院的官方微博正式开通,一年多来,该院先后发布近400条微博,涵盖了法院工作、拍卖信息、老赖名单、案件直播等多方面信息。2014年4月,昆山市法院又开通官方微信,自此,该院可以积极利用微博、微信互动直播案件执行过程、庭审过程,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带给新媒体的司法公开优势。
执行案件微信直接立案使当事人在掌心之间即可办理执行案件直接立案事项。6月26日,江苏君中律师事务所律师邹效顺,通过昆山市法院官方微信,顺利完成他代理的台资企业昆山铭广精密有限公司申请执行被申请执行人浙江省台州市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的执行案件立案工作。这是将司法工作通过新媒体推送给社会公众的又一次新尝试,再次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创新。
其实,运用“手媒”来服务群众也并非初次。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6月初,昆山市法院执行局就开通了“短信互动平台”,从立案到执行,当事人都会收到执行法官发来的各种重要信息;同时,当事人也可通过这一平台与执行法官互动,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
“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更好地实现司法公开以及司法为民,对基层法院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韦炜对记者说,目前,昆山市法院还在积极开发微信“审判流程查询”和“民意直通车”平台。开发完毕后,公众可以通过微信进一步关注具体案件的审判进程,提出疑问并与法官沟通,充分行使司法监督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