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结合普陀区实际,从三个方面探索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促进工作更加便民利民的开展。
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简化了办理手续,建立申请人身份信息网上校验平台,实现与区民政局、残联、老龄委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方便援助群众提供证明材料。当事人前来申请法律援助时,仅需提供本人的二代身份证,由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网上校验平台的身份识别器当场进行识别即可审核申请人经济状况,无需再往返街道开具经济状况证明,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通过强化流程再造,建立了区法律援助中心案件全程监控信息化系统,实现网上案件流转、网上质量监控、网上专家评审和档案管理,强化对援助案件受理、审批、指派、承办、结案、归档各个环节的管理。着重突出三个监控关口,即案前风险评估,将案件风险划分为A、B、C三个风险等级并在系统中分别设置风险评估要素及风险评估措施;案中动态监控,对办案律师会见受援助人日期、调查取证、庭审情况等设置为监控节点,加强对节点的重点审查;案后质量评估,依照《普陀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全程管理办法》制定评估标准和程序,聘请资深律师定期对案件进行质量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律师的重要手段。
区法律援助中心还优化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官方网站,方便群众在网上及时获取区法律援助中心相关信息。区法律援助中心官网将在首页介绍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并及时传播相关法规政策,发布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并在显眼位置公示中心的联系方式、周边交通、便民温馨提示等内容,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便捷获取法律援助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