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岱娜)从法制的高度对权力的运行进行规范和有效制约,是近年来我市在预防腐败立法上一直努力践行的方向。政务服务机制的阳光化、交易体制的深化改革、维权服务机制的创新……市委、市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全面实施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创新机制体制,初步构建起统一的“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的网上服务平台”、“一楼式大集中窗口服务平台”、“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号式的12345政府热线语音服务平台”的全方位、多功能式综合政务服务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长期存在“裁判员和运动员一体”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源头上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监督。记者近日了解到,去年底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组织架构,专门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委员会,对市政府采购中心、市土地与矿业权交易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及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整合,新组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与市行政办合署)和交易中心。这就是构建“审管分离、决策层和实施层分离”的机制,从源头上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和监督,有效杜绝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四个交易中心按照“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总体思路,正加紧推动“一库两系统三平台”建设。据介绍,首先是统一评标专家库,规范专家管理;其次,是建设网上网下两个交易系统,逐步实现交易全程网络化,并统一完善的实体场所。另外,搭建信息发布服务平台、交易管理平台、网上监察平台三个统一平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机制创新,形成决策、管理、操作相分离的体制,全程进行电子监察,强化预防腐败制度建设。
按照《汕头经济特区预防腐败条例》提出的“应当完善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要求,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完善。而以“汕头政府在线”为抓手,建设集网上办公、并联审批、电子监察、政民互动、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则已全面推开,覆盖59个市直单位,今年年底将覆盖至市直134个单位;全市6区1县均已建设电子政务专线,联通各区县政府和“汕头政府在线”核心网络,将综合政务服务工作从“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有效地突破了行政中心“前店后厂”的物理障碍,变8小时政府为7×24小时全天候政府,推进阳光政务,促进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提速增效。
据悉,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建立综合政务服务体系,从管理机制上创新,从管理体制上改革整合,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对权力运行规范,也是以法律为保障,强化了权力监督。尤其是这种全程实施电子监察和政务流程电子化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刚性制约。行政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更加有效推进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