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佛山南海试点社区网格化治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广州9月15日电(记者崔凌云)在佛山南海,只要你手上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轻松找到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点,查询职能部门办事项目,以及验证各类企业的信用信息等,甚至连厕所、公共自行车站都可以找到。今后,人们可以“一个APP识遍全南海”。
记者近日了解到,南海区经过十多年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已在各政府部门中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各级党政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表示,南海大数据统筹和开放是打造透明、开放政府的重要环节,更是打造良好的政企、政民互动的重要切入点,同时还能倒逼和促进政府更有效、更公平、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百姓。
以“大数据”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据南海区数据统筹局局长潘永桐介绍,南海区数据统筹局成立以来,已诞生了“四+1”项目成果,(“四”是指图识南海、法人平台、信用南海、数说南海,“1”是指“南海一点通”超级APP)。这意味着,该区又向数据化治理迈进了一大步。
南海区还构建全区政务资源目录及数据交换平台,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提供技术手段。目前资源目录及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劳动、社保、民政、行政执法等18个单位的数据注册、查询、共享和交换,每月跨部门数据交换批次600多次。通过建立电子证照库解决“办证难”问题,实现跨部门证照信息共享,正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南海区推进电子政务和数据统筹的大胆尝试让群众尝到的甜头。办证人只需要一个基本证件(身份证或者企业数字证书)就可以关联其他所有证件,电子证照库能大大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减少提交材料数量。
目前,南海区企业库建设也已初见成效。通过资源目录及数据交换平台向佛山市及全区35个单位采集企业数据,涉及3100多个数据字段,覆盖全区14万家工商注册企业。
而“南海一点通”手机APP除了可以浏览“南海一点通”门户网站信息,下载各类公共服务移动应用外,还增加了向市民统一发送及时、权威的突发事件预警、通知公告和温馨提示等信息的功能,使市民免受各类推送信息和垃圾短信的干扰。这种集成式政务应用在全国尚属首个。
试点社区网格化治理 社区治理从“管理”升级为“服务”
南海区通过实施社区网格化治理,将辖区内所有的社会人事准确纳入到党委政府日常管理当中,实现社区治理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型升级”。
今年初,南海区选取了10个社区作为社区网格化治理的试点,按照商住区、工业区和混合区等不同类型,划分了92个网格,并按“1+2+N”(1个网格长,至少2个以上网格员,N个志愿网格信息联络员)模式设置网格工作团队,梳理社区网格巡查任务清单,按照“信息收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结果反馈——核查结案”五步闭环式的流程,处理社区事件,形成规范的网格化运行机制。目前,各试点社区已按照要求,开展社区网格巡查工作。
同时,南海开发了“4G伺服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网格员可以下载手机终端APP,上传网格内的居民、商户等基本信息,实现社区各类信息资源统筹共享,为“大数据”打下基础。
通过网格任务清单化,使社区网格化信息系统能依据事件分类标准,自动派发至有关职能部门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联系会议明确责任单位,确保了每一宗网格事件有人“买单”,实现了“点对云”的“云服务”到“点对点”的“雾服务”的改进。同时降低了社区治理成本,实现了社区治理流程再造,实现“线治”到“综治”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