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金沙县政务中心认真查摆自身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突出问题,多措并举、动真碰硬整治群众办事难,着力打造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窗口单位。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一是缩短办事时限。实行“一章”审批制,审批机关由原来多个审批用章,统一改为一个审批专用章对外,确保一个审批事项只盖一个章完成,减少了办事群众“来回折腾”次数。二是优化审批流程。对审批程序、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加以重点清理整顿,加大审批流程再造力度,对可审可不审的坚决不审,对可保留可不保留的坚决不留。三是推行并联审批。制定《金沙县政务服务中心联动审批工作制度》和《金沙县政务服务中心协同审批工作制度》,在建设审批项目和企业注册项目两个领域推行并联审批。截至目前,实行“一章”审批窗口部门20个,下放服务事项11个,优化审批流程78个。
细化便民措施,彰显为民务实。一是搭建便民平台。推行新型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实现行政审批项目(事项)可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网站上申请、预审和查询,并可下载规范电子文本及相关申请表格,实现“网上多次沟通,网下一次跑路”。二是开通绿色通道。制定《金沙县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暂行管理办法》,对重大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先上车,后买票”。三是改进服务方式。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积极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迟服务等便民服务制度。四是作出服务承诺。实行一票否决制,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向社会作出十项公开服务承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五是推行工作补位。实行AB岗工作补位制度,避免各窗口工作人员缺岗、空岗,确保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的有效落实。今年以来,中心各部门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27336项,办结27258项,办结率为98.63%,其中,受理即办件22128件,办结22128件,退回11件;受理承诺件5197件,办结5119件,提前办结5034件,提前办结率为98.34%。
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作职责。一是实时监控抓检查。充分利用电子监察系统功能,通过开展视频监察、数据监察、回访监察、群众监察等措施对各窗口部门办件情况实行适时监控,随时提醒窗口工作办件时限,确保部门不出现红、黄牌警告。二是部门联动抓督促。不定期由金沙县监察局组织县法制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对进驻中心窗口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批项目办理流程优化、审批事项公开、审批事项承诺办结时限落实、部门对窗口的充分授权、窗口工作人员到位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部门,联合下发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三是坚持开门抓整改。定期召开各窗口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和重点办事企业群众座谈会,征求对中心监督管理工作和窗口审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明确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意见和措施,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四是群众监督抓提高。开通了投诉电话,让群众来监督来评判,不断推动工作的落实和提高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已开展联合检查3次;召开座谈会3次;征集到意见建议6条,已整改落实6条。
量化考核评比,实现创先争优。一是绩效考核明任务。将各窗口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各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任务,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将事项纳入中心窗口规范办理。二是创先争优强服务。制定《金沙县政务服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采取月排名通报、季度排名通报、年度结总帐的方式,制定对窗口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的目标考核细则,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创先争优。三是比学赶超浓氛围。修订《金沙县政务服务中心“文明窗口”、“文明标兵”评选办法》,积极开展“文明窗口”和“文明标兵”评比活动,实行每月一评比一公布,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窗口及工作人员文明服务、优质服务形象,提高窗口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截至8月底,通过民意测试,服务对象对办事人员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群众投诉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5%。(王先刚 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