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室两会”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变“一元”为“多元”;成立社会组织总会,完全去除“行政化”,激活社会组织活力;打造电子政务平台,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将政府服务触角延伸到城乡各处……近年来,我市坚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创新社会治理紧密结合,狠抓“社会、政务”两大环境建设,从组织、平台、体制、机制、治理、资源整合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办成了一批群众广泛叫好的好事实事,奋力打造社会建设“升级版”,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室两会:全省瞩目的揭阳社会治理新经验
说起“一室两会”,榕城区梅云街道双梧社区的居民徐美潮赞不绝口:“建立‘一室两会’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让村民的自主性更强了。近两年来,公园建设、修路造桥、改建学校等事情都是通过‘一室两会’群策群力干出来的,村里的面貌变化很大,我们对村‘两委’的工作很满意。”
在揭阳各地,“一室两会”的工作得到了广泛好评。“这种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充分实现了‘听民声’、‘聚民意’、‘集民力’,把集体的‘家底’公开,把干部的‘箱底’亮开,让群众的‘心底’明白……时间长了,村民心里知道村‘两委’的确是为大家办实事的,就会比以前更配合工作。”揭西县京溪园镇长滩村党支部书记陈章华对“一室两会”凝民心聚民力的作用感触颇深。
“一室两会”把统筹的文章做出新境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明显调动起来,形成了一种“政府自上而下层级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多方参与”的社会建设新机制,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也更加和谐稳定,让我市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真正做到了为民谋福利。2012年,该项目被省社工委评为“广东省第一批社会创新试点项目”;2013年,被省依法治省办评为“广东省法治惠民实事工程”;2014年,中央农办将村级“一室两会”建设先行地揭东区确定为“中央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
四级政务服务:将惠民工程建到群众家门口
“没想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这次回来办事,让我耳目一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十分便捷。真是意想不到!”定居香港30年的方森群惊叹连连。20日上午,方森群第一次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明亮宽敞的办事大厅、热情服务的工作人员、科学简捷的办事流程、高效的办事效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3年12月26日,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52个单位顺利进驻,设置了93个办事窗口,共有564项事项可为市民办理,实现90%以上市级审批事项集中办理,推动行政审批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工作,将其与实体大厅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市级和9个县(市、区)均已按规范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与省主厅的互联互通、数据同步,共有54个单位进驻市级网上办事大厅,进驻的审批、服务事项599项,100%达到网上办事一级深度,即全部可实现申报材料的网上提交和预受理,真正实现了把惠民工程建到群众家门口。
市政府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高翔说:“服务群众,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体制、关口前移、服务下移,服务做好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自然就高了。”
据了解,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建成了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镇街、村居两级都建设了便民服务窗口,全市94个镇街、1623个村居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室,基本具备了集中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农用地审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功能,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至今年9月底,市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受理195247宗,办结187239宗,办结率95.9%,通过网上办事大厅预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约3万件。
简政放权: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
“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建设水平”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当地党政具备极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近两年,我市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坚持“能放则放,该放必放”和“责、权、利相一致”原则,通过建立社会组织总会、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单位大胆实行“简政放权”等方式,初步实现了从“管理管控”到“寓管理于服务”的转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
2012年7月6日,作为公益服务类“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揭阳市社会组织总会正式成立,开创了全省社会组织总会彻底“去行政化”的先河。总会秘书长林巧周介绍:“我们是全省首个最彻底‘去行政化’的社会组织总会,252个会员单位也全部实现了‘去行政化’,最大限度地为联合性组织、行业性协会、民办非企业、学术性机构、专业性组织的工作‘解绑’,使它们更具活力和自主性。”
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工作,改变了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号施令”的传统做法,促进了政府的自律、权力的约束和基层的减负。同时,改变了社会组织习惯的“行政依赖”,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衔接互动,对社会治理格局的完善作出了有益探索。
在市政务服务体系“软实力”建设上,我市致力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执政理念,大胆推进放权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现1天内完成企业登记注册手续。以工商为例,我市从今年5月26日起执行《广东省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广东省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仅保留13项前置审批,将其余108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前置审批事项压减近9成。
陈耿书是一名企业负责人,他对政府放权工作感触颇深:“以前我们进行工商登记时都要提交验资报告,要到银行开账户,还要注入一笔不小的资金,现在把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后,可以免交验资报告,手续简化了,资金压力减少了,使企业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开展经营业务。”
“一室两会”建设、构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政府大胆放权、社会组织活力迸发……揭阳的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呈现了信息集中化、处理基层化、政务智能化、服务惠民化等特色,探索出党群共建、平安共管、环境共治、服务共享、文明共创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政府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窝里,吸引了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群众由以前“站着看”转变为现在大家“一起干”。
揭阳的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大大优化了社会环境、政务环境、生态环境,改变了整个城市内在的人文风貌,一个安全、和谐、幸福、生态的粤东上善之区已初具雏形,它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揭阳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90%以上市级审批事项集中办理,推动行政审批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