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北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4-11-20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服好务”、“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付诸实践,要全方位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巴东县为切实解决服务山区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立足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结合现代电子信息化技术,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便民服务项目示范。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10658303 联通发DBXWC至10655800 电信发DBXWB至1065928080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掌上资讯频道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3g.nen.com.cn
通过在全国率先建成的“农民办事不出村”电子信息系统,鄂西大山深处巴东县金果坪乡桃李溪村村民熊龙军在村便民服务室只用10分钟,就完成了生育服务证审批流程。几天后,他便收到了系统业务受理员寄来的证件。(11月19日新华网)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服好务”、“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是一句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付诸实践,要全方位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巴东县为切实解决服务山区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立足实际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结合现代电子信息化技术,对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便民服务项目示范。目前,巴东已在257个村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政、计生、国土等21个部门87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授权村便民服务室受理,县、乡镇、村通过服务平台在线传输、同步审核、结果反馈、实时提醒、流程跟踪。
笔者认为,巴东县针对山区群众的实际需要,推出“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便民服务,使“山高皇帝远”变为了“政府在身边”,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动手,数据跑路”,真正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实实在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的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与信任,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推行“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便民服务,正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务实之举,是为群众服好务、把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的重要举措。电子信息化服务,是从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着手,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把突破口放在解决问题上,确保群众意愿准确掌握、群众诉求快速回应、群众困难及时解决、服务群众便捷高效,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并且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让政府职能定位从管理变为服务、让“群众动嘴”变为“干部动手,数据跑路”。巴东县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建立的便民服务举措是站在群众角度思考探索出来的,能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样的措施就能让群众得实惠、得便利,就会深得民心,就会受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