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昭平县着力搭建社区(村)综治工作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社区(村)治理方式,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为民服务理念。
以标准化为要求建设社区(村)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进一步强化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就组织、人员、场所、经费、设施、制度等六个方面设定统一标准,进一步规范工作站的组织形式、名称标识、硬件建设、工作运转、工作制度和考核奖惩机制。目前,该县12个乡镇和158个村(社区)已全部建成了较为规范的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工作站),全面配备了“综治E通”移动终端,开通了综治网络专线。目前,该县县综治办、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区(村)综治工作站三级已全部启用该平台办公,并在基层事务管理和服务群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社区(村)能随时掌握网格内人员构成、流动等情况,达到人性化的服务目标,全面提升了社会管理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以网格化为手段创新社区(村)社会治理模式。结合该县实际,积极推进社区(村)网格化,统筹建设组团式服务、“一站式”便民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目前,该县158个村(社区)全部推行网格化管理。县城4个社区已划分为31个基础网格,每个社区配备2名社区民警,每个基础网格配备1名社区干部,每个乡镇也根据当地村屯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社会管理员,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全方位、近距离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各项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乡镇干部进社区(村屯)、社区(村屯)干部进网格,“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现累计已采集和录入网格化管理信息4120户、14505人、各类信息46万多条,根据梳理出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整合社区与居民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健康医疗、帮困援助、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等方面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网格化管理效应,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邱焕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