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局全面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来源:民心网网 更新时间:2014-12-08

原标题:沈阳市审计局全面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沈阳市审计局按照“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全市数字化审计体系,切实提高了全市审计管理数字化水平和审计业务信息化水平。

    一、系统规划,有效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截至目前,制定了《沈阳市审计局2012年-2014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内容涵盖了信息化机构设置、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计算机审计的组织实施、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理论研究以及信息化业绩考核等方面。通过完善和细化审计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使全局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激发了处室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二、不断总结,注重提炼计算机应用成果

    该局不断探索与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数字化审计能力与水平。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提炼计算机审计经验与方法,大力推进审计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2011-2013年间,在审计署、省审计厅征集计算机审计应用成果的活动中,全市共征集计算机审计应用成果50篇,32篇获奖。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领先的位次。由于组织工作出色,该局还连续三年被省厅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三、积极创新,加快推进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

    该局把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尤其是在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领域,积极探索 “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审计方式方法。审计项目开始前,计算机人员就提前介入审计项目,进行前期数据分析。根据“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思路,采取“两上两下”的模式,开展数据整理、比较和分析工作。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的计算机方法得到了省厅的推广,并在省厅信息化建设巡展中展出,据此撰写的经验材料在《审计文汇》2014年第3期上发表。四、勇于探索,深入开展审计信息化理论研究

    今年,该局中标了辽宁省审计厅公开招标的重点科研课题,撰写完成了《联网审计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的科研论文。研究过程中,将地方审计机关与信息化元素紧密结合在一起,阐述了目前地方审计机关联网审计面临的环境及影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了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地方审计机关在具体领域开展联网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此外,该局还积极规划筹建模拟审计实验室,为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仿真预测等有效支持。

    五、关注发展,大力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近年来,该局多次组织AO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中级培训、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县计算机审计骨干培训等计算机审计知识培训。目前,全市已有46名审计人员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其中16人担任部门领导,31人担任过审计组长或主审; 26人编写过审计方法或AO实例,19人在审计署获奖。在审计实践中,要求这些审计人员将计算机审计知识自觉融入审计项目,并提出表扬,给予奖励,提供展示机会,努力营造计算机审计工作氛围。一批“计算机审计领军人才”和“计算机审计能手”涌现出来,并在各类重大审计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讯员:展欣/沈阳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