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检察院确保计算机网络保密安全
来源:检察日报 更新时间:2014-12-13

   记者:承涛 姜洁近年来,龙口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保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等各项保密制度,紧密围绕检察业务工作,着力做到“三个抓好”,通过“机制+科技”的管理工作模式做到“管防结合”,为计算机网络保密安全提供保障,未发生任何泄密事件,。

  一、着力抓好人员管理,为计算机网络保密安全提供人力保障。院党组始终把网络保密安全工作作为事关区域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在保密人员设定及组织管理上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毕红光检察长任组长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算机与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并设一名专职人员分别保管密码机的指纹信息和钥匙,做到“三登记”,即密码载体要登记、出入机房要登记、使用密码设备要登记。二是加强责任落实。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局共同参与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互联互动”的网络安全保密管理格局,全面签订保密承诺责任书,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确保保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对该院的各个软件系统进行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级别规定进行操作。三是加强教育培训。为了提高领导干部、保密干部、重点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该院通过开展保密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组织观看防范泄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对全院干警开展保密安全教育,重点加强要害岗位和新录用人员的保密责任意识教育和保密技能培训,提高保密人员的政治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提高全院干警的安全保密意识,使该院做到人人都是保密员。

  二、着力抓好科技投入,为计算机网络保密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为加强检察专网计算机中所存储数据的安全,避免信息泄密,做到检察内与互联外网的物理隔绝,该院进行了必要的科技投入。一是安装内网安全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该院为全院内网计算机安装了“内网安全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系统”,并为每位干警配发一个保密U盘,杜绝通过U盘在内、外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所产生的泄密危险。同时为方便干警在外网查阅资料,该院设立了两台由专人管理的中间机,通过中间机,可以安全的将外网U盘中的内容拷贝到内网U盘。二是做好杀毒软件的更新与系统补丁的升级工作。该院为全院每台内网计算机都安装了网络版瑞星病毒软件,并设专人对杀毒软件的网络端和客户端进行维护,定时更新病毒库,举办培训教授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全院干警养成使用U盘必先扫描病毒的习惯。定时安装必要的系统补丁,通过服务器利用补丁分发程序下放到各客户计算机自动安装,及时填补操作系统漏洞,堵塞程序后门,避免计算机遭受攻击。三是做好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管理工作。该院作为首批电子政务内网联网单位后,积极按相关部门要求,将联网设备放置在配备有“三铁一器”与监控设施的保密机房,并配备屏蔽网线与终端计算机连接,确保电子政务内网信息安全通畅。

  三、着力抓好机制建设,为计算机网络保密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为使保密工作有章可循,该院党组认真抓好保密机制建设。一是制定保密制度。制定了《龙口市人民检察院保密工作制度》、《龙口市人民检察院关于网络系统保密工作的补充规定》、《龙口市人民检察院计算机房与网络设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内部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杜绝泄密隐患。二是严格遵守涉密计算机载体的管理与销毁制度。对于每台涉密计算机都要有专人管理,日常使用人即第一责任人,严禁将涉密计算机带出单位。对于需要报废的涉密计算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填写《国家秘密载体销毁登记表》,并由三人以上在场共同拆除、密封、签字,并经领导审查后交由相关资质部门统一销毁。三是加强日常检查工作。创立“六查”督察法。一查各部门保密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否到位;二查机要通道是否通畅、文件的流转是否规范安全、防范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三查计算机服务器及院内网络监控设备是否正常,网页上是否存在未经审批上传或不能泄露的涉密信息;四查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是否按规定保管、使用;五查加密机房、档案室等要害部门的安防设施是否正常,有无安全隐患;六查纸质保密文件是否按规定流程流转、是否按规定时间收回存档。四是创立保密考核机制。每年结合各科室保密工作情况,列出上年度需要整改的保密管理问题,从学习教育、责任制落实、安全防范等方面具体分析各项保密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承涛 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