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城市商报 更新时间:2014-12-15
让农田管理更智慧让市场对接更通畅
苏州制定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商报讯(记者 张鹏)一个平台,二个中心,加上七大系统,就能让苏州的农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昨天召开的全市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我市正在启动实施农业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搭建多种智慧平台和数据中心,提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市委副书记陈振一出席会议。
据介绍,“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的规划思路是,苏州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一个集“服务、管理、应用、展示、办公”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引导建成一批市(区)级平台,全面提升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建设内容包括一个平台、二个中心和七大系统。
一个平台,即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二个中心,一是现代农业数据中心,包括农业地理信息类、农业资源类、农业生产经营类、农业监管类、农情信息类等数据库,从源头上解决当前系统分散、标准不一、应用与数据耦合度不高等问题;二是市级中控中心,是一个多信号集成、多画面显示和智能化控制于一体的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开展统一监管和公共服务。此外,还将建设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现代农业执法管理系统、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农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七大系统。
根据规划进度,今年将完成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制定和指导各市(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着手开发部分系统应用;2015年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面和数据采集示范点,启动数据中心建设,开发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推进各市(区)二级平台建设,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初见成效。2016年重点整合提升现有信息服务资源,基本建成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基础数据采集畅通,实现与省、市级平台的对接。目前该规划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财政年度预算予以保障,部分项目正在组织实施。
陈振一指出,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推进生产智能化、营销网络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决策科学化为重点,加大基础资源、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和产销对接的信息化开发,将信息化要素注入农业产业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