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好公安信息化建设攻坚战,高标准实现信息化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孝南分局紧紧围绕省厅、市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总体部署,多措并举,努力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全力推进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一、及时研究部署,有效搭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平台。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工作为“一把手”工程,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协助,对上衔接、对下指导的能力,结合工作现状,针对性地制定了《2014年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规划》,明确了建设与应用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落实各级专班。分局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信息办,各警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建立信息化工作专班,由一名副职分管,专班成员不少于三人,专门负责该警种信息化检查和考核工作。
三是明确职责任务。明确了各部门牵头职责,要求分析研究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强化对上的协调,吃透推进规则,根据本局实际情况制定出能发挥实效、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同时各牵头部门的考核细则必须报信息办审查并报分管领导签发,实行层层负责制,责任落实到部门负责人,最终形成领导指挥、信息办统揽、部门牵头的格局。
二、明确考核标准,常态跟踪信息化工作的量和质。针对分局信息化工作的“短板”。
一是实行常态考评。分局信息办采取“日通报、周讲评、月排名”制度,实行网上质量监测、定期抽查、关联核查、信息倒查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遗漏、纠正差错、杜绝虚假,全面提高及时性、完整度和准确率。
二是实行警种联动。各牵头部门除了日常的监督检查外,还必须由一名民警负责本部门牵头板块的信息化工作的巡查,不定期抽查录入情况和质量情况,及时汇总到信息办,进行集中通报。这样在面上形成总体巡查,在块上形成专项督查的交叉督促,使之不留死角、不留缝隙。
三是实行责任分解。从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实战、有利于采集的角度,科学界定每个检查考评项目特别是多部门共同考评项目的职责,明确牵头部门和项目考评责任部门,确保问责有人。
三、强化信息化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操作应用水平。为解决集中培训存在效果差、不到位、交流少、无法检验成果的弊端。
一是开展定向培训。由“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信息办适时组织牵头的业务警种下到派出所开展培训,以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系统原理、模块结构、查询方式、案件流程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开展针对培训。“大培训”向“小范围”转变,对大派出所实行单独培训,对小派出所实行打联培训,对不主动、毫无基础的民警要列为重点培训,不断的开展回访和检测培训效果。
三是开展互助培训。“单独讲”向“相互讲”转变,在培训上采取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民警不懂、不熟悉要及时提问,当面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比攀的氛围,逐渐变为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四、强化制度建设,全面夯实信息化建设的机制保障。信息化工作落实程度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和推行力度,根据分局信息化建设的实际。
一是科学制定方案。在上级信息化总体要求框架内,制定了符合分局实际的考核办法,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各牵头部门要制定各自板块的考核细则,细则必须做到操作性强,做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二是严格落实考核。在考核形式上注重日常考核,确定专门人员对信息化各项指标的跟踪考核,查找原因,研究解决方案。针对信息化工作落后的重点单位及比较突出的重点问题,分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各单位信息专班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及时训诫谈话。
三是及时兑现奖惩。在考核结果兑现上要突出及时、斗硬,对涉及经济的奖惩在下月的业务经费中进行增加或者扣除,并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