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新:提升运行监测水平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4-12-23

2212月22-23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特为《中国电子报》撰写专稿,阐述2014年工作成就和2015年工作思路。

2014年重点工作

按照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围绕“6+1”专项行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目标,坚持以“大运行、大平台、大服务、大提升”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经济运行分析水平,深入推进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工业要素保障和应急协调等工作,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全力做好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分析。针对今年以来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切实增强了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领域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推进出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等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基层调研,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协会等作用,每季度召开了经济运行分析片会,听取各方意见,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形成我部工业通信业形势分析报告,较好地完成了经济运行分析任务。

(二)深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推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国办发〔2014〕30号),推进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组织开展全国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专项督查,督促各地区及时公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加快规范行政审批前服务收费工作,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对全国3000多家企业负担开展调查,并赴浙江、山东、江苏开展涉企收费系列调研和督察,对企业负担进行典型剖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企业举报机制和督办制度,公布了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举报电话和邮箱。组织了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赴14个省开展了企业减负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

(三)加强评价和信息发布引导工业经济运行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工业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印发评价办法,完成了201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工业运行质量评价。进一步完善工业预测预警模型,开展了地方人员培训。完成了《全国信息消费统计分类目录》,为推进信息消费工作奠定基础。持续推进我国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坚持每个工作日上报工业动态信息专报,按月发布工业和通信业月度运行信息。1~11月,累计上报中办、国办《工业动态信息专报》211期,已完成各类月报超过100期。按季发布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举行工业通信业新闻发布会,积极传达我部声音;分别发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软件百家企业名单及情况,加强舆论引导和信息服务。

(四)建立健全工业和通信业运行监测平台及系统。健全工业企业调查问卷系统建设,目前已有近5000家样本企业参与了问卷调查,不断完善预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信息产业平台系统建设,加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和通信服务业企业运行监测预测,形成信息共享平台。

(五)加强工业应急协调和优化运行要素保障工作。完成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代拟稿并报国务院。积极推进中德应急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应急产业培训。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应急产业工作。做好自然灾害地区应急物资调用,协调支持云南、海南等地方开展工业恢复重建。做好国防动员牵头工作和工业动员组织工作。加强工业领域要素监测分析和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扩大试点地区范围,形成了《工业领域电力消费年度分析报告》,编印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案例选编》,举办电力需求侧管理成果展示。做好工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工作,指导开展工业领域供应链管理工作。

(六)做好多(双)边谈判和进出口协调工作。组织完成了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谈判工作,参加了中(国)日(本)韩(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谈判。做好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工作。参与完成了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年来工作的经验总结和2014年负面清单编制工作。组织完成了第五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工作。继续加强机电产品进口审查和国际招投标管理。截止到11月,办理机电产品进口单证677份,涉及金额8023万美元。承担了7项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组织开展了3项单耗课题研究。

2015年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在经济新常态下,突出“两全四大”工作理念,即“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目标,持续推进“大运行、大平台、大服务、大提升”工作。夯实全国互联互通大平台系统建设,持续提升运行分析水平,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以互联互通的系统建设为基础,健全全国统一的大平台监测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各省市工业主管部门贴近企业、熟悉行业的优势,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市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网络系统平台。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了解行业的优势,将行业协会现有的监测数据资源整合到统一的监测平台。三是完善信息产业网上企业直报系统,对企业年检系统和增值电信企业统计上报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为开展景气研究、强化前瞻性分析打基础。

(二)以强化经济运行分析为核心,做好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奠定大运行工作基础。一是加强对工业通信业发展环境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的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二是跟踪和分析重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变化,以及环境、要素等对工业通信业运行的影响,跟踪中央一系列政策执行的效果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和完善政策的建议。三是加强与地方、行业协会的交流联系。注重一线深入调研,加强横向交流和纵向互动,为“大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积极参加国务院经济部门、中央研究室、人大财经委等经济形势分析会,从宏观上把握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五是按季度举行工业通信业发布会。

(三)以企业减负工作为切入点,继续深化大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逐步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项目。二是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政社脱钩工作,从源头上规范行业协会的涉企收费。三是加强涉企收费清单和行政审批清单的衔接,切断中介服务和行政审批的关系。加快推动涉企收费制度改革,按照清费立税原则逐步减少收费基金项目。四是加快研究保护企业权益立法工作,为减轻企业负担提供法制保障。

(四)以工业运行质量评价为抓手,着力推进地方工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借鉴先进国家经验,在巩固已经开展的国家、省域层面的季度、年度工业运行质量评价积极效果基础上,发布2014年、2015年各季度工业运行质量评价分析报告。促进各地区自我对标、自我加压,主动将工作重点从重视规模速度转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上来。

(五)以优化工业运行要素配置和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为方向,强化大提升。一是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认定,扎实推进省市试点示范和效果评估评价。二是拟下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领域供应链管理工作的通知》,深化工业供应链管理。三是落实《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应急产业发展重点清单,启动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开展应急产业国际合作,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举办应急产业展览活动。做好突发事件工业产品应急保障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建设。四是组织“武器装备生产动员所需关键加工设备潜力调查”,“与国防密切相关的载重车辆、通信产品目录编制”。研究“工业动员‘十三五’规划”工作思路。

(六)以强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调为核心,加强多(双)边谈判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强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工作。及时跟踪上海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实施情况。发挥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作用,加强前瞻性研究,力争“下先手棋”,提前做好多(双)边出要价对策研究,维护我产业根本和核心利益。继续做好机电进出口管理和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等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郑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