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政务服务标准化成全国样本
来源:扬子晚报 更新时间:2014-12-29

讯 (记者 郭小川)走进集纳65个权力部门、有着“审批超市”之称的南通市政务中心大厅,通过自助终端查询机,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可十分清晰地查询到所办事项的责任部门、所需材料、承诺时间、办理费用等等。昨天起,全省首份为行政权力“设限画圈”的5张清单在南通正式公布,这也是南通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5张清单共包括南通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项目目录清单、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以及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清单。翻开一份份清单,就像打开一只只“权力篮子”,里面装进政府的所有行政权力、审批事项、收费清单等等。哪些事项需要审批,哪些只需备案;哪些是合理收费,哪些收费已取消……让人一目了然。

据悉,这5张清单具有鲜明的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色彩。比如取消、下放、整合了一批审批事项,共保留市级行政许可267项,与省级同口径相比,少了174项;与2012年相比减少275项,精简率达一半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比省里减少了83个,比2012年减少33项;在企业投资核准目录中的项目,除了跨区域和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审批权均下放到县级。目录之外的项目实行备案制,不再审批。


此外,5张清单之外,南通市还构建了5个平台,就是政务中心平台、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平台。其中,将原来分散的、涉及65个部门的78条服务热线全部纳入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一个号码对外,集公共服务、投诉举报、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如何将纸上的简政放权、权力瘦身,变成企业看得见、百姓摸得到的行动?南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立明表示,为确保5张清单落到实处,南通也探索出较为完整的监管和问责体系。对于那些明减暗增、玩数字游戏、变相乱收费的部门和个人,将严肃追究责任。

南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已登上国家行政学院、质检总局等部门的讲台;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已在全国首批社会和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城市中,第一个通过中期评估,成为全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