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记者 王玥)7日,成都市纪委监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暨“纪委开放日”活动,成都市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耕芸介绍了成都市纪委2014年以来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源头治理、推进预防腐败工作情况,并指出要强化科技反腐,建设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优化权力配置和行权流程,并且实现了动态防控,全程监管用权。
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式 开展两项改革试点工作
为探索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方式,按照纪律检查体制改革部署和要求,成都市纪委监察局在武侯区和青白江区实施了“探索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进行监督的有效途径”试点项目;在成华区、都江堰市实施的“研究制定对地方党政正职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加强监督的实施办法”项目。目前,两项改革试点均已进入实施阶段,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届时,成都市将形成相关制度机制,加强对同级监督和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的制度机制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在围绕重点领域防治腐败的同时,努力实现源头治理工作新突破,确定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建委、成都市国资委等14个部门作为制度建设重点单位,下达36项制度建设任务,从不同方面加强了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工作。如要求成都市法制办建立《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进一步压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空间;要求成都市财政局建立《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等。目前,2014年需制定完成的28项制度建设任务已全部落实。
并且,大力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确定并实施了41个市级防控项目,在成都市国资委、成都市建委、成都市金融办等单位开展了系统化防治工作,针对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典型案件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制度缺失,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形成了一套实施积极预防战略、系统化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具体办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强化科技反腐 建设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
近年来,成都市在开展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将信息化手段运动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大力推进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制度+科技”,强化科技反腐,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截至目前,已分批在20个市级部门开展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并实现了成都市国土、交通、规划、房管4个部门的防控平台向19个区(市)县全面延伸。
落实我省推进行政权力一发规范公开运行的安排部署,构建完成包括“一目录、一厅、两平台”的市、县两级统一的行权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将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8大类行政权力事项纳入行权平台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平台运行的监督问责,审查通过市级试点单位4846个廉政风险点和6641条监察点。
全面推进社会单元廉洁创建
在推动链接成都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中,全面推进廉洁诚信非公企业、廉洁医院、廉洁家庭等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廉洁诚信非公企业创建活动,成都市30家工商联会员企业梳理查找廉洁风险点300余个,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近400条。
通过开展廉洁医院创建活动,全面规范了人次费用、住院病人例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涉及患者利益的“核心指标”下降;在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中,各区(市)县广泛开展了讲述“好家训好家风”社区故事分享会,以“身边人讲家训家风”为主题,吸引近5000名社区群众参与,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2500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