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建言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市长谢学龙
红网长沙1月21日讯(记者 刘灿 通讯员 易海和)“真心感谢涟源电子政务网这个平台,让我们民众能及时将民声、民情、民需反映到相关部门,而在涟源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监督下,这些问题大部分都能及时得到回复,限期解决。”这是2015年新年伊始,一位网友向涟源市政府门户网站书记市长信箱发来“为涟源市干部工作作风点赞”的感谢信,也是涟源市利用网络问政确保网下为老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把大拇指点赞在网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涟源市电子政务办以红网《问政湖南》等网络问政平台为载体,把网络留言办理工作作为市委、市政府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涉涟网络留言的办理,以解决群众困难之“实”,破除网络之“虚”,走出了一条网民点赞、百姓叫好、媒体称道的“网上群众路线”。
强认识,营造问政氛围
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经常在会议和工作中指出,网络问政是沟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平台、桥梁和纽带;互动的是民情、民心,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困难,改进的是干部的作风,推动的是涟源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他要求各部门要用心地做、坚持不懈地做、与时俱进地做,就一定能够密切关系,造福涟源人民。市委书记曾益民、市长谢学龙等领导多次批示网民留言,过问督查办理情况。
在涟源市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带动下,涟源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得到大大提升,主动理性坦然面对网络、力求“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的氛围日益浓厚。
建机制,夯实问政基础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涟源市2012年成立了涉涟网络留言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涉涟网络留言工作暂行规定》,建立对网民留言及时浏览监看研判、下载登记、呈阅交办、反馈回复、整理归档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办理责任,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处理问题,并将涉涟网络留言的办理纳入全市的绩效评估考核指标,确保网络问政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畅渠道,拓展问政能力
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开设书记市长信箱、在线访谈、网上调查、公众问答、民意征集、在线咨询、在线投诉等政民互动栏目,并在新浪微博网站上开通涟源市官方微博。在红网《问政湖南》“认领”了书记市长网民留言栏目、办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和娄底市政府门户网站交办件。
通过这些渠道和平台,涟源把网民诉求留在属地,努力打造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不断创新拓展社会管理、改善民生的问政能力。
重办理,保障问政效果
为让网络问政贴得更紧落得更实,涟源市用三项制度约束,着力网下功夫为民办实事。限时办结制度确保时效。明确一般事项3个工作日办结、复杂事项10个工作日办结,确保及时解决回复网民关切。
督查督办制度确保高质。涟源市电子政务办自主研发一套涉涟网络留言处理系统,把各个渠道有关涟源的网络留言纳入系统平台统一管理,在质量和时效上把关,并通过短信服务对交办函进行提醒。同时,每月在网上刊出办理情况,每季度由市委督查室发出督查通报,年终进行绩效考核测评,确保各部门高质高效办理回复。
联席办理制度确保全面。对于部分涉及单位多、办理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现场解决难点焦点问题。
2014年,涟源市电子政务办共交办涉涟网络留言1072件,到期应办结1070件,已办结1049件,办结率为98%,答复网民咨询和解决问题859件。
网络问政畅民意解民忧
如今,涟源市越来越多的单位和领导更加重视网络问政工作,形成了网上网下互动的良好局面,积极为群众解决诉求和实际问题,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和好评。他们纷纷来信反映,网上办事非常便捷,省时省力还公开透明,真是一个有用、好用的平台。
(原标题:涟源市网络问政受到老百姓好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