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行政服务大厅向电商、向市场学服务
记者 邸继勇
昨天,来到龙岗区行政服务大厅考察的深圳特区报“改革-民生观察团”专家团员们发现,龙岗已实行商事主体设立全流程网上登记,申请人通过网上申请便可取得电子营业执照。目前已通过网上全流程办理工商营业执照23000多份,到现场排队申请商事主体设立的人员大幅减少了70%以上。这是龙岗行政服务大厅解决审批效率低、群众办事难问题的一个缩影,折射的是龙岗编制权责清单的成果。
行政审批要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去年7月1日,位于龙岗区政府大楼西侧的区行政服务大厅挂牌启用,可为市民提供389项行政审批和公共事项方面的服务。大厅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共有两层,开设112个窗口。第一批进驻大厅的单位有20个部门,首批开办88个窗口,入驻工作人员136人。
记者昨日了解到,作为权责清单编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龙岗行政服务大厅更着力在“行政服务最优”上动脑筋,目标是开展“网购式”审批服务的探索。
行政服务大厅采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将全区各部门分散的行政审批权集中,体现“一站式”服务和“智慧、共享、高效、便民”四大特点。记者在现场看到,结合智慧城区建设,大厅使用最先进的桌面云系统,每个办公人员都配备了1台云终端,实现数据集中化管理和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同时,大厅还配套覆盖了免费WiFi,服务对象进入大厅后,即可通过手机登录使用无线网络。目前,行政服务大厅专属的APP软件正在调试阶段,待调试完毕后,前来办事的群众进入就可以下载该软件,实时查询窗口排号情况和办理进度。
行政服务大厅全面推行网上预约服务,结合网上办事大厅,实行网上预受理、网上咨询服务。区政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厅采用信息化技术,为市民群众提供高效率、全透明、全天候的在线服务平台。今后,区内许多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要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网络递交资料,真正实现让市民“少跑路”甚至“免跑路”。
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细节入手,行政审批部门正在向电商、向市场学服务,而这一切全新尝试也全都在行政服务大厅中体现,力争实现最大程度的便民。
行政服务大厅要求,对非即来即办业务,当事人需要提供证照快递服务的,均安排提供。也就是说,在大厅办完事,你大可回到家里喝着可乐吹着空调等快递送证件上门。
区财政局是实行快递上门服务较早的单位,从2013年初开始,会计资格证申请人在窗口办理完一系列资料核准的手续后,可以选择证件快递到家的服务,可以免去再跑一趟窗口取证的路程。“半数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快递上门。”办证大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权责清单编制过程中,有些部门开始尝试“从申请到办结”全程网络办理的做法,也就是说申请人根本不用来窗口就能拿到证件。
行政服务大厅还将网上办事大厅与实体大厅进行无缝对接,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形成全区大服务网络。记者在一楼大厅看到,这里开辟了专门的自助办理区域,进门的醒目位置还摆放了一台电子导航仪,可以查询每个窗口的具体位置和可以办理的事项,还能同步查询各部门“权责清单”的详细内容。
大厅一角还开设了“易办事”区域,简单的事项群众完全可以自助办理,递交证件可以自助扫描。大厅还推行申请材料免重复提交制度,系统可将已核对的材料录入系统共享,相关单位不得要求提交;未实现对接的,对本部门已收取的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交。
龙岗区领导表示,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便民服务体系,努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行政服务大厅打造成便民利民的窗口、贴心服务的市民之家。
权责事项通过电子平台管理
龙岗区委主要领导曾表示,权责清单应该努力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在实现数据共享、方便群众办事方面作出探索,率先为龙岗智慧城区建设趟出一条路。
权责清单的内容恰恰就在行政服务大厅里“落地”。据记者了解,龙岗推行统一电子政务后台支撑,规范权责清单管理。建设区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作为权责清单系统、网上办事大厅、行政服务大厅网站的单一后台支撑,所有权责事项的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编码、更新、发布均通过电子平台进行,实现了审批事项信息化管理的一体化。任何单位要调整权责清单内容,都要经过编制、法制等部门的严格审核并授权后,才能向科创部门提出开放电子平台修改权限。涉及增加部门权力、限制公民法人权利的事项修改,还需要经过向社会公示和区领导批准备案的程序,全面实现了权责清单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信息化。
在全面清理规范各级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推进行政服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龙岗还制定出台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方案》,推行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场所、功能定位、机构设置、管理机制、名称标识“五个统一”,推进服务事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运行监督、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建设并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区、街道、社区三级办事功能,以信息化的“一张网”逐步实现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连接和融合,全面打造“审批一条龙,监管一体化,服务一站式”的标准化运行模式。